南乡子

六合帝秦时。第一英雄博浪椎。

心在报韩他未计,谁知。剩有寒沙罨眼飞。

论古莫矜奇。苏子何言此击非。

纵使副车成误中,依稀。豫让酬恩斩赵衣。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鉴赏

这首《南乡子》由清代诗人王时翔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英雄行为的复杂解读。

“六合帝秦时”,开篇即以“六合”形容天下之大,点明故事背景为秦朝,一个统一六国的帝国时代。紧接着“第一英雄博浪椎”,提到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刺客张良,他以博浪椎击秦始皇未果,却因此名留青史。这里通过“第一英雄”和“博浪椎”两个关键词,既赞美了张良的勇气和决心,也暗示了其行动的悲剧性。

“心在报韩他未计,谁知”,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张良行动背后的动机——为韩国报仇。然而,“他未计”表明他的计划并未成功,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也是对英雄行为复杂性的深刻洞察。最后一句“剩有寒沙罨眼飞”,以自然景象比喻历史的无情,暗示英雄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留下的是时间的痕迹和后人的思考。

接下来的“论古莫矜奇”,转而提醒读者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保持客观和理性,避免过分夸大或美化。随后引用苏轼的话,提出对张良行为的不同看法,引入了关于英雄行为是否合理的讨论,增加了文本的深度和广度。

“纵使副车成误中,依稀”,这里“副车”指的是随从的车辆,暗示即使张良的行动未能直接命中目标,但其精神和行动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一句表达了对英雄行为价值的肯定,即便结果未如愿,其精神追求和行动本身仍值得尊敬。

最后,“豫让酬恩斩赵衣”,豫让是另一个历史上的刺客,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不惜冒死刺杀赵襄子。这一典故与张良的故事形成对比,进一步探讨了忠诚、报恩与牺牲的主题,以及不同历史人物在面对道德与责任时的选择。

整体而言,《南乡子》通过对中国古代刺客故事的重新解读,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复杂情感和行为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英雄主义和道德选择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225)

王时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归

闲行亸鞚,鞭梢徐举,遥指翠巘崒嵂。

传闻霭碧霞红处,曾有帝师遗世,就中潜匿。

鸟尽弓藏人不悟,渐汉法、与秦同密。

好自保、一片苍寒,携筥采芝术。

从此高飞已矣,隙驹相喻,更入野鸡罗毕。

赤松安在,引来商皓,凄断戚姬鸣瑟。

想山中定是,鹤怨猿惊怪重出。

徘徊晚、半钩残月,隐隐星光,浓云深似漆。

形式: 词牌: 八归

应天长

黄河远泻,高浪驾天,中原几许盘折。

无数名城腴壤,时时被冲啮。奔流驶,何处泄。

况更是、浊沙难刷。赖千里、屹起坚堤,今古如铁。

忧旱祷桑林,一滴甘泉,方比眼中血。

那晓怒涛秋涨,翻飞半空雪。长虹遭暗揭。

看浩渺、化蛟龙穴。水收后,颓屋荒村,祗剩呜咽。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念奴娇三首(其一)

元和天子,命裴公秉钺,蔡州重复。

从事为辞持大体,君相同心实录。

雪夜微勤,何须妇女,含泪深宫渎。

真堪一噱,竟将石换和璞。

犹赖陈守遥临,镌韩削段,洗去前朝俗。

千载文章多定论,不比兴亡翻覆。

拂拭残碑,摩挲往迹,雨蚀苔痕绿。

题诗未敢,玉溪高唱难续。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三首(其二)

宿酲微倦,又鞭丝低拂,草头晞露。

牛背村童相借问,云是刘伶之墓。

一颂空传,长埋终此,落叶飘乾土。

酒难重到,锦囊消受奇句。

应是遗恨生前,衔杯未足,冷荒墩谁诉。

寄语闺人休苦谏,我亦醉中寻趣。

风物东吴,黄柑紫蟹,缸面清香度。

玉骢归近,糟床及早勤注。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