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三首(其二)

宿酲微倦,又鞭丝低拂,草头晞露。

牛背村童相借问,云是刘伶之墓。

一颂空传,长埋终此,落叶飘乾土。

酒难重到,锦囊消受奇句。

应是遗恨生前,衔杯未足,冷荒墩谁诉。

寄语闺人休苦谏,我亦醉中寻趣。

风物东吴,黄柑紫蟹,缸面清香度。

玉骢归近,糟床及早勤注。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人以“宿酲微倦”开篇,点明了人物的状态——酒后微醺,身心俱疲。接着,“鞭丝低拂,草头晞露”两句,细腻地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清新,仿佛能听到微风吹过草尖的声音,感受到晨露轻拂的凉意。

“牛背村童相借问,云是刘伶之墓”一句,引入了一个历史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刘伶,三国时期著名酒徒,此处借指饮酒之人,通过询问刘伶之墓,表达了对过往饮酒生活的怀念与感慨。

“一颂空传,长埋终此,落叶飘乾土”四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面对死亡的平静与接受。落叶飘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而“长埋终此”则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酒难重到,锦囊消受奇句”两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不可复得的遗憾,以及对曾经创作的佳句的珍视。锦囊,古代文人用来存放珍贵诗稿的器具,这里暗喻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豪与珍惜。

“应是遗恨生前,衔杯未足,冷荒墩谁诉”几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遗恨”、“衔杯未足”等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对未能尽兴享受生活的遗憾,以及对无人倾听自己心声的孤独感。

最后,“寄语闺人休苦谏,我亦醉中寻趣”两句,诗人似乎在对某位女性表达自己的态度,既是对她劝诫的回应,也是对自己生活方式的一种坚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自我安慰的意味,即在醉酒中寻找乐趣,以此来缓解内心的痛苦或不满。

“风物东吴,黄柑紫蟹,缸面清香度”几句,转而描写江南的风土人情,黄柑与紫蟹是当地特色美食,缸面清香则是对酿酒工艺的赞美,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地域文化的色彩。

“玉骢归近,糟床及早勤注”作为结尾,诗人以马匹归家和酿酒的忙碌场景收尾,寓意着生活虽有结束,但新的开始也在不远处等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哲思的画面,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表达。

收录诗词(225)

王时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三首(其三)

危冈立马,是草庐遗址,卧龙曾伏。

鱼水君臣三顾处,雄略数言而足。

莹雪雕戈,摩天巨刃,计让纶巾独。

吞吴灭魏,惜哉此志空蓄。

还更展眺低回,斜阳秋草,引我临风哭。

梁父谁吟闻短笛,剩有村儿来牧。

拂袖风尘,携锄烟雨,待作高眠熟。

五湖东指,碧云深锁茆屋。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水龙吟

真人特起春陵,昆阳自古称雄战。

一丸颓堡,三千弱卒,惊雷掣电。

寻邑区区,浪称大敌,弄兵百万。

看回风虎豹,烧成灰烬,虽天意,终人算。

帝业几番更换。眺东都、虚芜玉殿。

天阴月黑,不妨经此,鬼磷红散。

陇上耕夫,扶犁闲说,久无沉箭。

更何人犹托,炎精龙种,时时称汉。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八声甘州

记乘槎、有客建奇谋,一剑竟孤游。

致葡萄天马,来从万里,换取封侯。

汉骨如霜山积,安用月支头。

直待轮台诏,金甲初收。

博望旧城何处,只三间颓廨,改作官邮。

笑郎当过客,怀古怅悠悠。

步踌躇、空庭萧寂,任哀蝉、吟占绿槐秋。

摩双眼、夕阳低处,忽入边愁。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怨王孙

别去万里。独生宁死。魂断黄沙,影依白水。

化作一片贞珉。盼征人。绿苔如发凉风飐。秋容淡。

清露啼珠点。汉皇此恨应识,莫逞雄才。弃朱崖。

形式: 词牌: 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