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佘山之巅,诗人独自开轩赏月的宁静画面。首句“爱月开轩绝顶间”,表达了诗人对月的喜爱,不惜在山顶开辟轩台以供赏月,展现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接着,“屹然危创压层峦”一句,通过描绘轩台稳固而高耸的姿态,营造出一种雄伟壮丽的氛围。
“剪除群卉当檐尽,添得清光满槛看”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月光与周围植被进行对比,强调了月光的纯净与明亮,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洁。月光洒满轩台的栏杆,不仅照亮了四周,也照亮了诗人的心灵。
“乱石云堆秋色冷,老松风入夜声寒”描绘了月夜下的自然景象,乱石与云堆构成冷寂的秋色,老松在夜风中发出寒凉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与前文的明月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最后,“十年梦寐江乡景,杖屦终期日倚栏”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景色的深深怀念和向往,以及对能够在此处赏月的满足与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回忆的追忆,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