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山

凿石开山已几年,半天台殿耸危峦。

晓钟声向云边落,夜月光从槛底看。

野色难藏千里秀,松风长占一轩寒。

老僧此处真佳隐,应笑尘劳效小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紫微山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

首联“凿石开山已几年,半天台殿耸危峦”,以“凿石开山”开篇,暗示了山的雄伟与历史的积淀,接着“半天台殿耸危峦”描绘出半山腰上高耸的殿堂,与险峻的山峦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壮观而又神秘的景象。

颔联“晓钟声向云边落,夜月光从槛底看”,运用对比手法,将清晨与夜晚的景象巧妙结合。清晨,钟声悠扬,仿佛穿透云层,显得格外清脆;夜晚,月光从栏杆下洒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更迭,也体现了山中生活的独特节奏。

颈联“野色难藏千里秀,松风长占一轩寒”,进一步展示了山中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气候特点。无论是广阔的田野还是挺拔的松树,都难以掩饰其秀丽的景色。而松风的寒意,则为这秀美增添了别样的韵味,让人感受到山中四季变换的微妙。

尾联“老僧此处真佳隐,应笑尘劳效小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老僧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真正的归宿,远离尘世的纷扰,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诗人似乎在暗喻,这样的生活远比世俗的忙碌与劳累更为可贵和值得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紫微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与精神自由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

朱伯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为著作佐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七)。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迁江东转运副使,移知随州(同上书卷五一六)。事见清嘉庆《松江府志》卷四四。今录诗三首

  • 字:才元
  • 籍贯:华亭(今上海松江县)

相关古诗词

诗一首

松竹萧森水石闲,亭台高下耸层峦。

环观叠嶂千重碧,俯瞰澄江万顷寒。

佳景真宜南国诧,画图堪与北人看。

使君贤雅能行乐,肯向东山羡谢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陈倩曾公岩韵

天作地藏知几年,公来因得茂林间。

谁言物外真仙境,祇接人居近郭山。

石乳望中苍玉坠,泉源深处卧龙闲。

行看再为苍生起,乘兴从容重返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刘谊老君岩韵(其一)

巨石何年此结成,老君肖像亦强名。

以身为患言犹在,谩使时人分重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真仙岩二首(其二)

岩前流水碧潺潺,鹤驭翩翩去复还。

堪笑世人求不死,岂知得道有无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