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八日,忆少年城中旧游

城外青青垄麦低,春衣初换怯凉飔。

隔林箫鼓溪头晚,始是先生放学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日图景。首句“城外青青垄麦低”,以“青青”二字勾勒出麦田的生机勃勃,“低”字则赋予了画面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接着,“春衣初换怯凉飔”一句,通过人物的着装变化,巧妙地将季节更替与人物情感相联系,表现出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的特点,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即将到来的夏日的期待或担忧。

“隔林箫鼓溪头晚,始是先生放学时”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远处林间的箫鼓声,溪边的景象,以及“先生放学”的情境,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这里的“先生”可能指的是乡村塾师,也可能是孩子们,无论是哪一种,都充满了童真与欢乐的气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过去城市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和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383)

李宪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烟际钟,和韦苏州同、叔白、子乔

沈沈远钟度,漠漠生烟合。

日落山暂明,风定树犹飒。

不见暮僧归,微茫辨孤塔。

形式: 古风 押[合]韵

瘦骡

羸骖筋力少,知是主家贫。

称作闲人骑,宜将病客身。

寻诗同伫兴,步月亦怜春。

瘦骨高如许,无劳鞭策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将作书与张啸㢝

陌上逢驿使,深心托毫素。

欲寄千里书,故人在何处?

前年滞河曲,去岁守京路。

昨闻还济阳,全家城南住。

今来无信音,踪迹杳烟雾。

形式: 古风

赠梦锡移居

县西门外宅,东野近移居。

有客寻荒径,无钱补草庐。

谷风秋树远,城月夜钟疏。

时见携童子,开窗教读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