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主簿

内地无烽火,诗人入仕林。

定将咏物意,移作爱民心。

晤语初同调,分携便不禁。

卜邻曾有约,久后得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国内没有战乱烽烟,诗人步入仕途之林。
他必定会借咏物诗表达心意,转化为关爱百姓的情感。
初次交谈时观点一致,分别后就难以抑制思念。
我们曾约定相邻而居,期待日后能再次相遇。

注释

内地:指国家内部。
烽火:古代战争中点燃的烟火,此处代指战乱。
仕林:仕途,指做官的道路。
咏物意:通过描绘事物来寄托情感。
爱民心:关爱人民的心意。
晤语:面对面交谈。
初同调:起初观点一致。
分携:分别。
不禁:难以控制,这里指难以抑制。
卜邻:选择邻居,约定居住。
相寻:相互寻找,相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师石所作的《送赵主簿》。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赵主簿的送别之情,以及对他在仕途上的期许。首句“内地无烽火”暗示了社会安宁,没有战乱,为友人的仕途营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的背景。接着,“诗人入仕林”点出友人投身官场,期待他能以文人的情怀关注民生,将咏物之才用于体察百姓疾苦。“定将咏物意,移作爱民心”这两句直接表达了希望赵主簿能够将文学创作中的关怀精神转化为对民众的热爱和实际的利民行动。

“晤语初同调,分携便不禁”描述了诗人与赵主簿志趣相投,即使分别也难以割舍友情。最后两句“卜邻曾有约,久后得相寻”则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暗示虽然现在分离,但相信日后还有机会重逢。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薛师石作为文人士大夫的人文关怀和对友人仕途的寄望。

收录诗词(114)

薛师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赵泽民赴酃县

高人为令尹,政事岂寻常。

炎月不避暑,清风心自凉。

水流衡岳色,酒带芷兰香。

远想濯缨暇,思予有咏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赵紫芝入金陵幕

为官亦僦居,官况定何如。

昨夜交游散,满湖秋雨疏。

此邦佳丽久,旧吏拜参初。

喜是贤侯幕,新年有荐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赵端行廷对少寓期待之意

甲科知亦有,难得是家传。

定入中朝局,还支内赐钱。

服青初解褐,班后忽超前。

独谢归廊幕,诗呈第一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项季约入成都幕

阁书入兵幕,束袖学戎装。

峡峭艬侵月,秋清猿嗛霜。

迂程看阵碛,到处宿诗堂。

若比仲宣乐,输君发未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