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天黄鸟啭,野径白云閒。
解带依芳草,支颐想故山。
人行九州路,树老五陵间。
谁道临邛远,相如自忆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故土的深切情感。
“春天黄鸟啭”一句,以清脆的鸟鸣声开篇,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场景。接着,“野径白云閒”则描绘了诗人漫步在田间小路上,而头顶飘浮着轻柔的白云,这种静谧安逸的情境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解带依芳草,支颐想故山”两句中,“解带”暗示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他放松地躺在芬芳的青草之上,而“支颐想故山”则透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他的心神随着远方的故土飘逸,表达了一种淡淡的乡愁。
“人行九州路,树老五陵间”两句描绘了人们在广阔的大地上行走,同时也描摹了岁月的流逝。九州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划,而“树老五陵间”则通过老树来隐喻时间的长河和历史的沉淀。
最后,“谁道临邛远,相如自忆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临邛虽远,但诗人心中对何兆(即赠诗对象)的记忆却始终如在眼前,这种情感的交流和深刻的怀念构成了诗歌的温馨结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地理描写和内心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故土的深沉情感。
不详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骤雨归山尽,颓阳入辋川。
看虹登晚墅,踏石过春泉。
紫葛藏仙井,黄花出野田。
自知无路去,回步就人烟。
天山一丈雪,杂雨夜霏霏。
湿马胡歌乱,经烽汉火微。
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
若看关头下,长榆叶定稀。
远公留故院,一径雪中微。
童子逢皆老,门人问亦稀。
翻经徒有处,携履遂无归。
空念寻巢鹤,时来傍影飞。
弱年知己少,前路主人稀。
贫病期相惜,艰难又忆归。
事成应未卜,身贱又无机。
幸到龙门下,须因羽翼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