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哀(其七)

死丧虽甚威,后死方有事。

门中二十口,舍我谁将寄?

致书使亟来,恶瘴犹为厉。

汉阳趣赁屋,规以安汝辈。

三棺当暂厝,閒岁待我至。

解衣斸苍山,和土将血泪。

筑成名恨冢,偿我无穷意。

炳乎汝勿归,父死叔尚在。

东行吾计定,世乱重抱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述哀》系列中的第七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庭成员的深深忧虑和责任感。面对家中众多亲人,尤其是自己身后的安排,他感到重任在肩。他写信催促远方的家人尽快前来,因为疾病(恶瘴)仍然威胁着他们的安全。他计划在汉阳租赁房屋,为家人的生活提供暂时的庇护,并提到三具棺木暂且停放,等待自己归来后再举行正式的葬礼。

诗人设想自己亲手挖掘坟墓,用泥土掩埋骨灰,泪水与泥土交融,表达出他对亡者的深切哀思和未能尽孝的遗憾。他告诫未归的家人,父亲虽然去世,但叔叔还在,暗示家族责任尚未结束。最后,他决定东行,可能是为了谋生或寻求更好的出路,但他已经计划好回来时再处理身后事,表明他对家庭的承诺和对未来的筹划。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作者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和对生死离别的无奈,展现了清末知识分子在动荡社会中的责任感和坚韧精神。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述哀(其八)

稚辛闻此变,千里来共哭。

四支已半摧,一手倚一足。

作书寄萱妹,天地此骨肉。

事牵难久留,送汝使我独。

登舟一悽惶,去去意殊酷。

楼头卧更起,船尾灯犹绿。

江波闇涨天,风雨欲揭屋。

馀生付残世,何地同啜粥?

形式: 古风

闻吕秋樵卒于开州

早从吴下羡风情,晚落幽燕重老成。

玩世坐令奇气尽,救贫却怪长官清。

同游馀味关怀抱,分手微言隔死生。

亲见仓皇西狩日,恨君无命待还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萱妹痛兄而殒作诀妹辞

如欲有云,不知何言。中心冥顽,孰为心酸。

我有女弟,曰嫔于陈。孝恭无间,族姻归仁。

天祻吾门,两兄继捐。子不胜丧,从之九泉。

嗟我与子,名为弟昆。少小相依,长而遂分。

此分非他,子亡我存。各有恨泪,流为黄泉。

往者万古,来者亿年。尔我甚殊,倏忽其间。

手足奚亲?萍梗奚缘?我寻子形,柷若梦残。

兀然惊疑,匪醉而颠。嗟我与子,名为弟昆。

曾谓弟昆,不如路人。子为枯骸,我为游魂。

从此长绝,理无复全。

形式: 四言诗

七月廿三夜

劳生吾尚在,骨肉几人存?

残夜自风月,高楼入梦魂。

楚山俱不寐,江水复何言。

怀抱从来恶,鸡声莫更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