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夜祭太一罢对月

今夕知何夕,白露涵秋空。

褰衣踏明月,如在琼瑶宫。

细数秋兔毫,桂树何玲珑。

当年谁所种,翳此天公瞳。

清光知人意,飞影入杯中。

流霞酌不尽,清光浩无穷。

我欲溯白云,一访东坡翁。

扁舟下赤壁,此乐将无同。

畴昔缟衣仙,化作羽衣僮。

酒酣邀我去,鹤背冷松风。

灵宫夜醮馀,香雾飞不起。

更衣步石坛,风露浩如洗。

月波走金蛇,入我清尊里。

引杯不复疑,弓影正如此。

夜深闻雁过,歘见巾落几。

松閒龙一吟,风庭应落子。

空中步虚声,隐隐犹未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赵秉文在祭拜太一之后,面对满月的壮丽景象,展开的一系列内心情感与想象的抒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古代神话的遐想。

首句“今夕知何夕,白露涵秋空”,点明了时间与环境,白露初降,秋空澄净,为后续的月夜景色铺垫。接着,“褰衣踏明月,如在琼瑶宫”一句,诗人仿佛置身于月宫之中,以“褰衣”(提起衣裳)的动作,表达了对月光的亲近与向往。通过“琼瑶宫”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月光下的清冷与神秘。

“细数秋兔毫,桂树何玲珑”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夜下的桂树,兔毫(传说中的月宫中玉兔所用之笔)与玲珑的桂树相映成趣,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接下来,“当年谁所种,翳此天公瞳”一句,借由对桂树来历的疑问,引出了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思考。

“清光知人意,飞影入杯中”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融,月光似乎理解了诗人的内心,投射到酒杯中,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随后,“流霞酌不尽,清光浩无穷”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与欣赏。

“我欲溯白云,一访东坡翁”一句,透露出诗人渴望与古代文豪苏轼相会的愿望,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向往。接下来,“扁舟下赤壁,此乐将无同”则设想了自己乘舟游览赤壁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畴昔缟衣仙,化作羽衣僮”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仙人形象,穿着缟衣,化身为羽衣童子,增加了诗歌的奇幻色彩。接下来,“酒酣邀我去,鹤背冷松风”则通过饮酒后的畅谈与鹤背上的松风,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

“灵宫夜醮馀,香雾飞不起”描绘了祭拜活动后的余韵,香雾缭绕,充满了神圣与神秘的气息。最后,“空中步虚声,隐隐犹未已”则以空中传来的虚幻声音,结束了全诗,留下了深远的回响,让人回味无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东轩老人河山形胜图

太虚匠流峙,造化谁胚胎。

洪荒万万古,至今馀劫灰。

黄河发昆崙,匣怒不敢乖。

初经龙门天下险,势如万顷纳一杯。

桃花浪激不得上,凡鱼几曝鳞与腮。

下趋神脽如地底,终古不到轩辕台。

蒲津沈沈卧虹影,铁牛驾浪输黄能。

千里一曲复一曲,倾山倒岳不复回。

巨灵运东肘,首华为崩摧。

茅津济师想胜槩,搔首北望令心哀。

万派赴集津,鼓声如会垓。

神斧忽中断,镵凿何年开。

崖倾路断飞鸟绝,轻舟一箭浮天来。

篙师绝叫未及瞬,回望已失云涛堆。

但见两崖苍苍半天外,三门斗落如惊雷。

擘窠大字谁所铭,高山百尺磨苍崖。

庙前刘公一片石,龟龙剥落生莓苔。

东轩先生生长三晋地,回视韩魏空浮埃。

想像旧游处,落笔如山颓。

胸中元自有河山,写出胜槩何壮哉。

馀波到诸郎,直气淩斗魁。

况复文章妙天下,睥睨晁张颦苏梅。

竹帛如山不经国,安用江鲍称诗才。

刘夫子,我有一杯酒,浇汝胸崔嵬。

呜呼圣道久榛塞,孟氏辟路诛蒿莱。

诸儒辛苦补罅漏,未见巨手如排淮。

后生索涂方擿埴,虽有耳目如婴孩。

祝君颓波作砥柱,驱入圣海无津涯。

刘夫子,深藏十袭作龟鉴,先君此图吁可怀。

形式: 古风

春雪

幽窗不知春,但觉寒转加。

开门散飞雪,带雨不成花。

盘空飞琼舞,作态正横斜。

著树暂玲珑,少焉委泥沙。

急埽枝上玉,为我试新茶。

不须待明月,汤好客更佳。

形式: 古风

同英粹中赋梅

寒梅雪中春,高节自一奇。

人閒无此花,风月恐未宜。

不为爱冷艳,不为惜幽姿。

爱此骨中香,花馀嗅空枝。

影斜清浅处,香度黄昏时。

可使饥无食,不可无吾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赵琳画东坡石上以杖横膝扇头二首(其一)

庙堂竟何人,此老乃石上。

盘礴万古胸,入此一藤杖。

击去荆舒蛮,扶来司马相。

君看熊虎颜,百兽不敢傍。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