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林使君二首(其一)

使君物外阅年华,厌听奴兵早暮衙。

双履踏云呼野渡,一瓢邀月醉梅花。

红炉点汞闲消日,乌几翻经不忆家。

我亦岷山有归处,约君同载溯三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长官超脱尘世度过岁月,早已不愿听闻早晚衙门琐事。
他漫步云端,呼唤过荒野渡口,独自举杯与梅花共醉于月色中。
在闲暇的日子里,他在红炉旁炼汞消磨时光,翻阅佛经却忘了回家。
我也有回归岷山的归宿,邀请你一同乘舟逆流而上,探索三巴之地。

注释

使君:长官。
物外:超脱尘世。
阅:度过。
厌听:不愿听闻。
奴兵:仆人。
双履:双脚。
踏云:漫步云端。
野渡:荒野渡口。
邀月:举杯邀月。
醉梅花:与梅花共醉。
红炉:红炉边。
点汞:炼汞。
闲消日:消磨时光。
乌几:黑色的小桌。
翻经:翻阅佛经。
归处:归宿。
溯:逆流而上。
三巴:古代地区名,泛指蜀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赠给林使君的一首诗,表达了对林使君超然物外、享受清闲生活的赞赏。首句“使君物外阅年华”描绘了林使君在官场之外,悠然度过了许多岁月,显示出他的淡泊和超脱。第二句“厌听奴兵早暮衙”则暗示了他对日常官务的厌倦,更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接下来,“双履踏云呼野渡,一瓢邀月醉梅花”这两句通过想象林使君漫步于山水之间,月下独酌梅花酒的场景,展现了他闲适与诗意的生活情趣。诗人运用“踏云”和“邀月”等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红炉点汞闲消日,乌几翻经不忆家”进一步描绘了林使君在红炉边炼丹消磨时光,翻阅佛经而忘却世俗牵挂的生活状态,体现出他的宁静和禅意。

最后两句“我亦岷山有归处,约君同载溯三巴”,诗人表达了自己也有归隐之心,并邀请林使君一同前往蜀地,共享隐逸生活,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共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美和邀请的形式,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与宁静的隐士生活图景,展现了诗人对林使君独特人生态度的欣赏。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赠林使君二首(其二)

松桧阴中百步廊,我来剥啄叩琳房。

鱼肠宝剑馀蛟血,鸦嘴金锄带药香。

弱水蓬莱风浩浩,赤明龙汉劫茫茫。

何妨付与神丹诀,教跨青鸾到帝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枫桥化城院老僧

老宿禅房里,深居罢送迎。

炉红豆萁火,糁白芋魁羹。

毳衲年年补,纱灯夜夜明。

门前霜半寸,笑我事晨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表弟江参议

襄州参议真豪杰,熟视华途懒著鞭。

夺得鸾篦花里活,皎如玉树酒中仙。

才高狗监无人荐,句好鸡林有客传。

老去眼边亲旧少,津亭少为系归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赵去华

赵子毫端万斛珠,眼前百辈不枝梧。

盛名岂待它年见,公论何曾一日无。

我老杜门惟足睡,君豪折简固难呼。

此诗强欲相题目,堪笑衰翁胆满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