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庄上晓起(其二)

何地无芳草,朝来携杖寻。

云罗俱胜迹,山水有佳音。

可怪泣岐者,宁知遁世心。

鹿门如可作,还与共瑶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杨柳庄散步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何地无芳草”,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美丽景色的普遍认同,暗示了无论何处都能找到令人愉悦的风景。接着,“朝来携杖寻”则具体描述了诗人在清晨带着手杖去探索这些美景的行为,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热爱。

“云罗俱胜迹,山水有佳音”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观的魅力,云雾缭绕的山峦和清澈的溪流都成为了美丽的见证,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界的美好故事。这里的“胜迹”和“佳音”不仅指自然景观本身,也暗含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

“可怪泣岐者,宁知遁世心”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因生活困境而悲伤的人们的感慨,他似乎在说,这些人或许不了解隐居避世的心境,即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方式。这里既有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最后,“鹿门如可作,还与共瑶琴”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像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提到的鹿门山那样宁静的地方隐居,并与朋友一起弹奏瑶琴,享受自然与音乐带来的乐趣。这不仅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精神自由和艺术享受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4)

区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游仙岩次僚长张虚山韵

五马乘春豫,看山更蹑云。

旌旗沿树入,钟磬隔林闻。

瀑落山飞白,烟消气结文。

题诗青壁勒,人拟鲍参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东游诗(其一)

氛祲初销议止戈,共将图籍问萧何。

山开百雉连云起,地控层峦积翠多。

王气欲通周贡赋,提封不改汉关河。

也知制锦风流令,化得人间有绮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东游诗(其二)

岭峤新开百里堂,桃花多种似河阳。

琴声为变东山俗,宿影遥含北极光。

金甲未能忘细柳,闾阎先已颂甘棠。

政成早晚来优诏,伫看飞凫入建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闻张江陵讣

圣主朝仪罢,师臣画翣新。

冰山消丽日,玉树瘗清尘。

星灭三秋彗,天回万象春。

茂陵如有草,疑是禅封文。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