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游诗(其一)

氛祲初销议止戈,共将图籍问萧何。

山开百雉连云起,地控层峦积翠多。

王气欲通周贡赋,提封不改汉关河。

也知制锦风流令,化得人间有绮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游途中所见之景与历史文化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首联“氛祲初销议止戈,共将图籍问萧何”,开篇即以“氛祲”形容战乱后的景象,暗示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诗人通过“止戈”和“问萧何”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历史人物萧何的敬仰,借以探讨如何维护长久和平之道。

颔联“山开百雉连云起,地控层峦积翠多”,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山峰连绵,云雾缭绕,绿意盎然,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生机。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隐含着对土地广阔、资源丰富的赞叹。

颈联“王气欲通周贡赋,提封不改汉关河”,由自然景观过渡到历史文化的叙述。诗人提到周朝的贡赋与汉朝的疆域,暗示了历史的传承与延续,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尊重与向往。同时,“王气”一词也暗含了对国家强盛与繁荣的期待。

尾联“也知制锦风流令,化得人间有绮罗”,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技艺的赞赏,以及对社会和谐美好生活的憧憬。这里的“制锦”指古代的织锦工艺,象征着高超的手艺与艺术成就;“风流令”则可能是指古代的礼仪或风尚,强调了文化的影响力;“化得人间有绮罗”则寓意通过文化和艺术的传播,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营造出一个充满美与和谐的社会环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和平、自然、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34)

区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游诗(其二)

岭峤新开百里堂,桃花多种似河阳。

琴声为变东山俗,宿影遥含北极光。

金甲未能忘细柳,闾阎先已颂甘棠。

政成早晚来优诏,伫看飞凫入建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闻张江陵讣

圣主朝仪罢,师臣画翣新。

冰山消丽日,玉树瘗清尘。

星灭三秋彗,天回万象春。

茂陵如有草,疑是禅封文。

形式: 五言律诗

送金生入太学

去去漳河远,迟迟璧水长。

修途无日月,逆旅自风霜。

折柳魂方黯,看花气踰扬。

三春好消息,应寄陇头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友人

十年曾裕国,三载已悬车。

官拙难经世,家贫好著书。

窥园通水灌,治圃带云锄。

自矢羞庭谒,遗肝莫问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