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这是一首描写牡丹花的诗,通过对比鲜艳绿叶与浅深红色的衣襟,展现了牡丹之美。"绿艳闲且静"中“闲”和“静”两个字,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而“红衣浅复深”则巧妙地通过对比,突出了牡丹花瓣层叠丰盈之美。紧接着,“花心愁欲断”表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而又短暂的牡丹盛放,产生了一种哀愁和不舍的情感。而“春色岂知心”则是诗人对自然界中春色的赞叹,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的独特之美,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美好易逝的感慨。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不详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
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依迟动车马,惆怅出松萝。
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
金杯缓酌清歌转,画舸轻移艳舞回。
自叹鹡鸰临水别,不同鸿雁向池来。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