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是一首充满了生机与静谧之美的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风格。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这里,诗人以闲静的人心与飘落的桂花为背景,构建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桂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清幽,此处它的落下,不仅增添了景致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而"夜静春山空"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宁静感,似乎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份寂静中。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月亮出现在山间的景象,惊起了栖息于此的山鸟。这里的"惊"字用得十分精彩,它不仅形容了鸟儿因月光而惊飞的瞬间,也让读者感受到了那种突如其来的动静对比带来的美学体验。而"时鸣春涧中"则是对这份生机勃勃的自然之声进行的描绘,"时鸣"表明了鸟鸣声的不定期和自然,而"春涧"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清新。
整体来看,这段诗句通过对桂花、月光与山鸟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也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王维以其特有的简洁明快和意境开阔,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不详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
靡靡绿萍合,垂杨埽复开。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大罗天上神仙客,濯锦江头花柳春。
不为碧鸡称使者,唯令白鹤报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