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名为《编旧诗竟上后山冈子夕望述怀》。诗中描绘了诗人站在后山冈子上,于夕阳西下之时,眺望远方的情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生以及自身创作的深沉思考。
首句“悠悠千载后,此意向谁明”开篇即流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对自我情感的探寻。诗人似乎在问,千年后,这份情感与思绪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种疑问蕴含着对时间流逝、个人情感价值的深刻反思。
接着,“石破惊天雨,云荒落水声”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象征内心的波动与外界的冲击。石破天惊的雨,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爆发;云荒落水声,则可能象征着情感的消散与外界环境的变迁。这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和外界环境对其影响的直观表现。
“元文资客难,黄理委时评”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元文资客”可能是指古代文人,而“黄理委时评”则可能暗指当时社会对于文人作品的评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人生活困境的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评价体系的反思。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在古代,文人的创作也面临着诸多困难,而现代的评价体系同样充满挑战。
最后,“肯信蛟龙梦,空惭奥博名”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与名声关系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问,是否真的相信那些如同蛟龙般的梦想能够实现,还是只是徒留遗憾,空有广博的名声却未能实现真正的价值。这两句既是对自身创作的反思,也是对整个文学世界的一种审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以及自我创作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