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玉泉山上的华严寺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充满了宁静与古朴的气息。首句“门外寒流浸碧虚”以寒流映衬出环境的清幽,为整幅画面铺垫了基调。“玉泉山上老僧居”点明了地点和人物,老僧的形象隐含着禅意与智慧。接下来,“芙蓉云琐前朝殿,耶律诗存古洞书”两句,通过想象中的殿宇与古洞,展现了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底蕴。
“曲涧正当虹饮处,好山相对雨晴初”则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曲涧与虹饮相映成趣,好山在雨后初晴时分更显其美。最后,“笑攀石磴临高顶,浩荡天风袭翠裾”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喜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在心境。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情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