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省和刘左司韵

三年三揖壁奎星,当日曾登著作庭。

大雅重逢君子聚,斯文还属圣人兴。

倚天延阁缘云上,拔地方壶历级升。

自别青藜仙分隔,借书独对短檠灯。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三年三次拜谒壁奎星,当年曾在著作院中行。
高尚文人聚会重逢,学术文化复兴圣人功。
倚仗天命登上楼阁,直达云端仿佛壶天升。
自从与青藜仙分离后,独自借书面对微弱灯光。

注释

三年:指时间跨度。
壁奎星:古代天文星宿名,象征学问。
著作庭:古代官署名,负责编纂著作。
大雅:指高尚的文学或学者。
君子聚:文人雅士的聚会。
斯文:指学术文化。
圣人兴:圣人的兴起,指学术文化的繁荣。
倚天:形容楼阁高耸入云。
延阁:长廊或楼阁。
方壶: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比喻学问之境。
历级升:逐级攀登。
青藜仙:传说中的仙人,常与学术知识联系。
分隔:分离,这里指离开学术氛围。
短檠灯:简陋的油灯,形容读书环境清苦。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马廷鸾的作品,名为《秘省和刘左司韵》。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三年三揖壁奎星”,这里“壁奎星”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神话故事,奎星是文昌帝君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渴望和向往。而“三年三揖”则意味着频繁地向这个理想世界致敬,显示出诗人的执着与热爱。

“当日曾登著作庭”,这里的“著作庭”指的是文人聚集之地,诗人提到自己曾经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这里的“曾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大雅重逢君子聚,斯文还属圣人兴”,这一句强调了文学艺术的高尚与纯粹,以及诗人对于传承古代文化和智慧的渴望。这里的“大雅”指的是高水平的诗歌,“君子聚”则是指品行高洁之人的集会,而“斯文还属圣人兴”表达了文学艺术源远流长,始于圣贤的观点。

“倚天延阁缘云上,拔地方壶历级升”,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景。诗人通过形容词“倚”、“延”、“缘”等字眼,营造出一种飘逸的意境,同时,“拔地方壶历级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事业和学问不断攀登、追求卓越的决心。

“自别青藜仙分隔,借书独对短檠灯”,这里的“自别”意味着自从分别之后,“青藜”指的是远古时期的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而“仙分隔”则表达了与理想境界或心灵伴侣之间的距离感。诗人借助书籍来慰藉自己,独自一人在短檠灯下沉思,这一景象充满了孤寂和哀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文学艺术永恒价值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文化理想的向往以及个人情感世界的深邃。

收录诗词(231)

马廷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梓潼帝君祠

梁山剑阁横岷嶓,梓潼七曲高嵯峨。

真人初基斧画河,灵君受职山之阿。

丹碧岌嶪龙虎呵,拄天功业石可磨。

江流滔滔东逝波,灵之来兮自江沱。

结屋兮奉祠,酿桂兮羞芝。

神格思兮士曰时,跃渊兮天飞。

冠若箕兮剑拄颐,长策用兮奇谋施,敌北遁兮灵西归。

锦幡兮宝盖,导霓旌兮驾玉螭。

吾言非誇兮,神之听之。

形式: 古风

盘园

云水乡中楼观开,溪山好处兴悠哉。

平章风月归茶鼎,管领烟霞付酒杯。

吟骨已成枯鹤瘦,机心莫遣狎鸥猜。

大夫整顿乾坤了,黄帽青鞋归去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馆中送郑著作

士为欲心缚,蜗牛粘壁枯。

荣华不盈睫,咎责弥八区。

不有君子人,中流谁一壶。

公怀天台秋,夙昔廊庙须。

南宫接东观,并辔骖天衢。

幽忧肠内热,慷慨涕濡缕。

拜疏上虚皇,诵言折奸愚。

肝脑非己物,宇宙须人扶。

恭惟天王圣,肯使善类孤。

一朝拥麾盖,自诡歌裤襦。

黟歙股肱郡,新安文物都。

斯文紫阳翁,千载长昭苏。

稻苗新进士,倚公为播敷。

茧丝困穷民,愿公荐蔿于。

勉哉崇明德,归来诵唐虞。

形式: 古风

谢吴直卿惠嘉树篇

槐底婆娑生意尽,柳边摇落长年悲。

殷东阳守徒嗟惜,桓大将军自涕洟。

不知庾叟江潭赋,何似延陵季子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