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景彝省中咏孤竹

爱此孤生竹,碧叶琅玕柯。

结根甘泉里,岂必泰山阿。

曾莫学兔丝,徒以附女萝。

风为扫庭户,夜月谁与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王景彝省中咏孤竹》,他以孤竹为题材,表达了对这株独特竹子的喜爱。"爱此孤生竹,碧叶琅玕柯",诗人直接表达对孤竹的喜爱,赞美其碧绿如琅玕的叶片,显示出其孤傲清高的品质。"结根甘泉里,岂必泰山阿",进一步描绘孤竹扎根于甘泉之地,不求名山大川的显赫位置,更显其坚韧独立的精神。

"曾莫学兔丝,徒以附女萝",诗人借此告诫,孤竹不应效仿兔丝依附他人,暗示了孤竹自立自强的特性,不愿随波逐流。"风为扫庭户,夜月谁与过",最后两句描绘了孤竹在清风明月下独自守望的景象,强化了其孤独而高洁的形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孤竹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坚贞不屈、独立自主人格的崇尚,以及对清高孤寂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和王景彝晚赴江邻几饮

残雪晚生寒,良朋邀我饮。

逢君三省归,交辔一相审。

乘兴兴未尽,既杯杯太甚。

夜阑踏月回,火冷人已寝。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和平叔道傍竹

野田有修竹,丛疏饱于霜。

下上乏佳禽,左右杂枯桑。

岂无行路子,行路厌榛荒。

忽见此翠色,徘徊未能忘。

车马去何疾,回顾隔山冈。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正月六日沈文通学士遗温柑

禹书贡厥包,未知黄柑美。

竞传洞庭熟,又莫永嘉比。

适观隐侯诗,获此殊可喜。

诵句擘露囊,香甘冷熨齿。

明朝锁礼闱,何暇醉邻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民乐

岁晚场功毕,野老相经过。

有酒自斟酌,适意同笑歌。

大儿缉牛衣,小儿护鸡窠。

囷廪见馀积,息戍靡负戈。

林间落熟果,屋里鸣寒梭。

会待朔雪时,狐兔生罝罗。

饫鲜持作腊,赠乏不言他。

是非了莫问,此理当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