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淳安陈令君读书林

能吏事深刻,商利谨毫釐。

俗吏趋期会,簿书自羁縻。

寥寥弦歌声,千古空馀思。

还淳山水邑,令君丘壑姿。

邑民本无事,君亦何所为。

治己物自治,化行风荐移。

君复何所欲,读书常不足。

拄腹五千卷,插架三万轴。

曾未出毫芒,万室已蒙福。

堂东松竹林,昔时閟荒榛。

堂中灯烛光,昔时照红裙。

今何声吾伊,萧萧风雨晨。

问君有社稷,亦复有人民。

奈何独自苦,学道则爱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能吏深思熟虑,商业细节严谨把握。
庸碌官吏只求完成任务,文书繁杂束缚身心。
稀疏的琴瑟之音,千百年来只剩怀念。
回归淳朴山水乡,愿你如山如壑般有才情。
百姓本无烦忧,你又何必多此一举。
自身清廉万事顺,教化推行风气易移。
你还有什么追求?读书总是不够。
藏书满腹五千卷,书架上万卷书籍。
未曾显露丝毫才华,万民已受恩惠。
堂东松竹葱郁,昔日荒芜丛生。
堂内灯火辉煌,曾照红裙女子。
如今晨风中只有风雨声,问你是否还记得百姓。
国家和人民在心,为何独自承受苦楚。
学习道义是为了爱众人。

注释

能吏:能干的官员。
深刻:深入细致。
商利:商业利益。
毫釐:极其细微。
俗吏:庸俗官员。
簿书:文书账册。
羁縻:束缚,牵制。
弦歌:音乐。
空馀思:只剩下思念。
还淳:回归淳朴。
令君:使你。
丘壑姿:山川般的才情。
何所为:做什么。
治己物自治:自我修养与治理。
化行风荐移:教化推行,风气改变。
读书常不足:永远觉得读书不够。
五千卷:形容藏书丰富。
轴:古代书籍计量单位。
曾未出毫芒:未曾显现才能。
蒙福:蒙受福祉。
閟荒榛:昔日的荒芜之地。
红裙:女子的服饰。
声吾伊:声音如此。
萧萧:形容风雨声。
社稷:国家。
人民:民众。
奈何:为何。
独自苦:独自承受痛苦。
学道则爱人:学习道义是为了关爱他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吏在任职期间的治理与修身自律,以及对待民和个人修学之道的态度。开篇“能吏事深刻,商利谨毫釐”表明官员处理政务严谨细致,不徇私利;“俗吏趋期会,簿书自羁縻”则是对一般官吏追求名利、拘泥于形式文书的批评。诗人通过“寥寥弦歌声,千古空馀思”表达了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艺术的赞美与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接着,“还淳山水邑,令君丘壑姿”描写了一番理想中的美好乡村景色和官员的高尚品德。诗人认为“邑民本无事,君亦何所为”表达了对治理之道的看法,即上下相安、人民无忧时,官吏也就无需过多作为。随后,“治己物自治,化行风荐移”进一步阐述了以身作则、自我修养与推广美德的重要性。

“君复何所欲,读书常不足”表明了诗人对学习的重视和追求无止境的态度。接着,“拄腹五千卷,插架三万轴”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学者广泛阅读、博览群书的情景。尽管“曾未出毫芒,万室已蒙福”,但这并不意味着诗人追求的是外在的功名或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和内心的平静。

最后,“堂东松竹林,昔时閟荒榛。堂中灯烛光,昔时照红裙”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美好的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而“今何声吾伊,萧萧风雨晨”则是对当前环境和心境的一种感慨。

在问君是否有社稷(国家)、人民之责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独自苦”与“学道爱人”的哲理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政治、文化和个人修养的深刻理解,而且也反映出了一种超越时空、关怀人类福祉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94)

吴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备。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 字:恭父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jǐng)(1125~1183

相关古诗词

晚步

水静偏明眼,山高不受尘。

晴沙栖白鸟,野渡集归人。

问字谁持酒,行歌有负薪。

娟娟孤月影,独觉向人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酹月亭

周郎人道古英雄,汉室颠危合奋忠。

万里中原犹未复,一朝赤壁偶成功。

新亭且对江山胜,陈迹俱随岁月空。

把酒仍歌前后赋,九原唤起老坡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阳山寺

忆昨去家时,凉风肃巾屦。

闾里重远别,祖席烦亲故。

期会趋晷刻,仓卒戒徒御。

首尾遍吴楚,复退分携处。

岁月拂尘壁,廊庑识故步。

故人新绛帷,方屦盈外户。

褰裳喜我来,寒温问良苦。

樽酒开驩颜,鸡黍羞珍具。

欲少为君留,归心已先骛。

年少未仕初,饱食厕庠序。

束书事遨游,光阴等閒度。

一为升斗縻,奔走穷朝暮。

欲学不可得,虽悔复谁诿。

诸君其早图,前覆戒吾车。

形式: 古风

题李休宁藏斋

璧玉世所珍,常以十袭藏。

虎豹亦自爱,雾雨泽其章。

璧玉瑱玷缺,郊庙登琮璜。

虎豹养成文,倏变风飞扬。

李侯知爱子,纳于道德场。

斸翳开云扃,挹洁抗风窗。

万轴架牙签,千篇垂琳琅。

灯火秋夜永,炉薰春昼长。

黄卷对圣贤,北窗卧羲皇。

欲不接耳目,心静发天光。

性守蹈宫庭,礼教严范防。

城坚无畏敌,楫具川可航。

兹焉寄游息,鹏路观翱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