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幪以衣冠类孙叔,被之蓑笠即玄真。
未知这汉为谁子,如客他乡喜故人。
皓白相看双鬓秃,丹青偏写两眉颦。
吾闻四大皆虚假,曾向聃书悟谷神。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从内容来看,诗人借镜中自画像,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然的哲学思考。
“幪以衣冠类孙叔,被之蓑笠即玄真。”这里的“孙叔”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隐者孙叔敖,而“蓑笠”则象征着隐逸生活。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世界和精神追求之间的选择。
“未知这汉为谁子,如客他乡喜故人。”此句中,“这汉”指的是镜中的自己,而“谁子”则是在询问自己的身份。诗人通过这种自我提问,表达了对自身根源的探索,以及在异乡能够遇见知己的喜悦。
“皓白相看双鬓秃,丹青偏写两眉颦。”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镜中所见的自己形象,“双鬓秃”和“两眉颦”都表现出岁月给予的刻痕,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吾闻四大皆虚假,曾向聃书悟谷神。”这里的“四大”指的是宇宙万物,而“虚假”则表达了一种对世间万象都带有幻觉的看法。诗人通过“聃书”和“谷神”的提及,展示了自己对于道家哲学的理解和悟透。
整首诗通过镜中自画像和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出一位文人的深邃情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物我乖离果孰亲,色空捏合本非真。
金狨马上惭穷相,玉镜台中识幻人。
南北宗禅皆具眼,东西施貌各含颦。
眉间一点元无喜,颊上三毛岂有神。
搔白发翁疑是假,对青铜镜认为真。
影形本合成同体,梦觉俄分作二人。
欢至不期开口笑,愁来相对捧心颦。
可怜怛化贪生者,刍狗元身学出神。
冥搜险韵搅枯肠,音义时乎取断章。
吾窭仅能茅破屋,君材真可栋明堂。
居然挺挺过苍柏,胜似萧萧种白杨。
识草木名须博览,夜窗灯火恰新凉。
白也诗高有别肠,弃馀分与老知章。
邓林木大堪支厦,谢砌兰佳况肯堂。
何必三年犹刻楮,便教百步亦穿杨。
咸淳天子开文治,定起君赓殿阁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