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竹溪韵跋志仁工部柞木诗(其二)

白也诗高有别肠,弃馀分与老知章。

邓林木大堪支厦,谢砌兰佳况肯堂。

何必三年犹刻楮,便教百步亦穿杨。

咸淳天子开文治,定起君赓殿阁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白居易的诗歌情感深沉,与众不同,他把多余的才华赠予了老友章碣。
邓林的树木巨大,足以支撑大厦,谢家阶前的兰花香气宜人,如同厅堂中的佳境。
何须等待三年才能写出好文章,即使是百步穿杨般的技艺也能轻易展现。
咸淳皇帝开启文化盛世,必定会邀请你这样的才子加入,为朝廷增添清凉之气。

注释

白也:指白居易。
诗高:诗歌的高超。
别肠:独特的情感或才情。
弃馀:多余的才华。
老知章:老友章碣。
邓林木:古代神话中支撑天柱的神木。
支厦:支撑大厦。
谢砌兰:谢家阶前的兰花。
佳况:美好的情景。
肯堂:愿意进入厅堂。
三年犹刻楮:等待三年才能写出好文章。
刻楮:刻写在纸上,比喻创作。
百步亦穿杨:形容射箭技术高超,百步之内能射中目标。
穿杨:射中杨树上的叶子。
咸淳天子:咸淳年间的皇帝。
文治:文化治理,文学风气。
定起:必定兴起。
君赓:邀请你一同。
殿阁凉:宫廷的清凉之地,比喻朝廷高位。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次竹溪韵跋志仁工部柞木诗(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和高超的鉴赏能力。

"白也诗高有别肠,弃馀分与老知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风格的追求,主张诗歌应该具有自己的高远志趣,不应囿于常规,且要能传承和发扬前人的优秀诗学。

"邓林木大堪支厦,谢砌兰佳况肯堂。"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以及对古代名士如邓林木、谢砌兰等人的景物之美的赞赏,体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觉和深厚感情。

"何必三年犹刻楮,便教百步亦穿杨。"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和创作的急切心情,以及希望能够迅速掌握技艺,像行云流水般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咸淳天子开文治,定起君赓殿阁凉。"

最后两句提到了帝王开创文化教育和政治改革的伟大功业,以及对宫廷文学作品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盛世与文化繁荣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展示了刘克庄的才华和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次两紫薇共游黄檗韵

仰攀栖鹘手扪天,俯瞰灵虬卧沕渊。

廉使昉于今易□,祖师曾向此安禅。

绝怜雪瀑飞千丈,颇欲阴崖结数椽。

老病不能扶杖出,让他李郭做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君畴洪卿韵送宗学赵优奏

欲为乾坤扫积阴,万言忠愤上穹临。

相嗔平地风波恶,主圣如天雨露深。

葛藟尚为庇根计,戎葵难改向阳心。

明时安肯寻斤斧,自古高材出邓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张使君韵

欲架茅堂久不成,萧然身世托专城。

日无车辖非常静,月有餐钱未是清。

髡首向来输白粲,短衣老去斸黄精。

绝怜不及梁间燕,岁岁新巢巧自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林卿槟榔韵二首(其二)

锦衣旋剖苞中实,栀面俄回镜里春。

始信中华禁酒国,不如南粤主林神。

金盘惟送渠矜贵,糟瓮酣眠子任真。

赤脚蹈冰聊取快,谁能拥妓坐重茵。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