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春天深入山林采药的场景。诗中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之美的赞叹。
“莳药穿林复在巘,浓香秀色深能浅。”这里的“莳药”指的是一种草本植物,它们在山林中生长,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诗人通过这种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物的美丽,而且透露出诗人对这些生命体的细心观察和深刻感受。
“云气垂来裛露偏,松阴占处知春晚。”这两句描绘了山林中特有的微妙氛围。云雾缭绕,露珠挂满枝头,这些都是春天即将结束的迹象。而“松阴占处”则是诗人选择在树荫下休息,以此感受春日的宁静与美好。
“拂曙残莺百啭催,萦泉带石几花开。”这里,“拂曙”指的是拂晓时分,即黎明前的那段时间。诗人在这个时候开始采药,而“萦泉带石”则形象地描述了山间小溪的清澈与流动。
“不随飞鸟缘枝去,如笑幽人出谷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选择,不像鸟儿那样随意跳跃,而是像一个幽静的人从山谷中缓缓走出。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内心的宁静。
“对之不觉忘疏懒,废卷荷锄嫌日短。”诗人在面对大自然时,完全沉浸其中,以至于忘记了世间的繁忙与琐事。即便是手中拿着采药用的工具,也开始嫌弃一天时间过短,想要更长久地留恋在这片美丽之中。
“岂无萱草树阶墀,惜尔幽芳世所遗。”这里诗人提到了萱草,这是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它们生长在古老宅院的台阶旁。诗人感叹这些美好的事物往往被世人忽略。
“但使芝兰出萧艾,不辞手足皆胼胝。”芝兰是指有着清香的植物,萧艾则是指杂草。只要能让真正有价值和美丽的事物得到展现,即便是辛勤劳作,也在所不辞。
“宁学陶潜空嗜酒,颓龄舍此事东菑。”最后两句中,“陶潜”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诗人陶渊明,他以爱饮酒和隐逸生活而闻名。诗人表达了宁愿效仿陶渊明的生活方式,将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是像平常世人那样忙碌于无谓的事务。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更透露出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