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书院

捍川始成邑,巡甸遂建都。

千载倚脩堤,三吴达高涂。

卫军弛马牧,令尹司官湖。

浚中深有蓄,丰外坚无虞。

往者水冒没,伤哉人愁吁。

雨常夏潦盈,旱必秋田枯。

民功念久隳,邦患谂预图。

忽惊华构敞,岂为纵览娱。

溪落露鲂鲤,草长戏鸥凫。

丹霞出云表,翠巘亘天隅。

缅怀谢公言,希迹岩栖徒。

且复与闾里,共守桑麻区。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宋诗《南湖书院》描绘了南湖书院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变迁,以及周边环境的优美。首联"捍川始成邑,巡甸遂建都"概述了书院的起源,由防御工事发展成为城市,并最终成为都城的一部分。接下来的诗句赞美了书院周围千年的坚固堤防和便利交通,反映出其在区域中的重要地位。

诗中提到的"卫军弛马牧,令尹司官湖",暗示着书院附近有军事和行政管理的存在,而"浚中深有蓄,丰外坚无虞"则强调了书院区域的水利设施完善,保障了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

诗人感慨过去洪水泛滥带来的灾难,认识到预防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忽惊华构敞,岂为纵览娱"揭示了书院开放的目的并非仅为观赏,而是为了教育和社区福祉。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溪流、鱼鸟和山色,展现出自然之美,借谢公之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又表示要与百姓共同守护这片桑麻之地,体现了儒家的济世情怀。整体上,这首诗以书院为中心,展现了历史、地理、人文和自然的交融。

收录诗词(31)

赵汝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与客饮水云馆

虚馆涵景阔,遐观展幽心。

水云自闲澹,千载宁异今。

潮生泛舟去,栏楯动黝深。

野树开田庐,平绿日半阴。

浙塘似髣髴,久客含沉吟。

颇忻溪庖鲜,笋荔供酌斟。

孤塔忽心晚,林飞羡归禽。

丘樊会当返,即此思投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斋居即事

累石欲拟山,附垠爱生竹。

半寻裁方沼,筒水注兹足。

鸂鶒游其内,焉知海鸥浴。

始收春葩丹,倏长夏条绿。

观物各自遂,抚时一何速。

深居有广思,纡履无远瞩。

圣出营世宁,哲潜避身辱。

高情或贻诮,散迹乃见局。

逝将从负樵,归老寒涧曲。

形式: 古风

高文庙

盛朝陵谷远,遗庙林麓长。

美哉汉二君,百世常流光。

功高拯涂炭,德盛敦农桑。

兴礼表儒化,授经恢士方。

尽令秦网坏,汔复周道康。

下国崇明祀,令人荐嘉尝。

豆笾列臣佐,冠佩参侯王。

苍发商山中,素编谷城傍。

曾云绛灌辈,敢厕萧曹行。

奇才洛阳子,抱策意激扬。

兰芷吊沉汨,风沙叹游湘。

遇合从古难,赋骚空自伤。

逮平袭衰绪,终献委绝纲。

罔念开承初,巍巍炎祚昌。

阶庭上藓迹,祝史陈椒浆。

跪起敢不敬,咏歌独无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宿枕峰寺怀舅氏有作

野竹有慈性,丛生不相离。

永怀寒泉感,昨与渭阳期。

寺阁共秋晚,山云独移时。

尚想谈论閒,丹颧映雪髭。

气豪机事少,所嗜平生诗。

起居今何如,会合渺难知。

霜清雁荡骨,春蔼天台姿。

混融入老笔,远寄江湖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