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日田园杂兴》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温馨和谐的春日田园画卷。诗人冯澄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里农事活动的繁忙与自然界的生动景象。
首句“编阑春思倩吟鞭”,开篇即点明了春天的气息与诗人的思绪。编阑,指的是编排、整理的意思,这里暗含着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整理与欣赏。吟鞭,即吟诗的马鞭,借指诗人行走在田野间,边走边吟的情景。这一句通过“春思”与“吟鞭”的结合,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暗示了他在田间漫步时的创作灵感。
“著面和风软似绵”,进一步描绘了春风拂面的温柔感觉,将无形的春风形象化为柔软的棉絮,给人以温暖舒适之感。这不仅写出了春天气候的宜人,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宁静。
接下来的四句“黄犊乌犍秧谷候,雄蜂雌蝶菜花天”,则转向对农事活动的描写。黄犊与乌犍分别代表了年轻与成熟的牛,它们在田间劳作,象征着春耕的开始。秧谷候,指的是播种稻谷的时节,预示着丰收的希望。雄蜂与雌蝶在菜花盛开的季节翩翩起舞,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繁衍。
“把锄健妇踏烟垄,抱瓮丈人分野泉”,这两句聚焦于男女老少在田间的劳作场景。健妇手持锄头,在烟雾缭绕的田垄上辛勤耕耘;而抱瓮丈人则提着水瓮,从远处的山泉中取水灌溉农田。这些细节描绘了农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体现了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忙事关心在何处?流莺不听听啼鹃”,以反问的形式引出思考。在忙碌的农事中,人们关心的是什么?是收获的希望,还是生活的满足?诗人在这样的疑问中,似乎在寻找答案,同时也留给读者深思的空间。流莺与啼鹃的鸣叫,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它们在忙碌与宁静之间,构成了春日田园的和谐乐章。
整体而言,《春日田园杂兴》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以及农人们辛勤劳动的美好图景,充满了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