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西堂独宿

华屋非所安,忆我三间茅。

闭关傲初寒,坐听风雨交。

灯火微黯淡,松篁杂萧梢。

一枝寄宿鸟,自许无倾巢。

我非乘桴翁,讵敢辞系匏。

朅来亦何事,大似从僧包。

忽闻报严更,鼓钟乱钲铙。

慨然念故栖,此地宁久抛。

君知芥舟微,但可浮杯坳。

去矣无更疑,作诗聊自嘲。

形式: 古风 押[肴]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夜在西堂独宿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开篇“华屋非所安,忆我三间茅”两句,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宁静生活的怀念。接着,“闭关傲初寒,坐听风雨交”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自然风雨的宁静与超然态度。

“灯火微黯淡,松篁杂萧梢”渲染出夜晚的寂静与清冷,而“一枝寄宿鸟,自许无倾巢”则借鸟儿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自我保护意识。接下来,“我非乘桴翁,讵敢辞系匏”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与责任的权衡。

“朅来亦何事,大似从僧包”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当前处境的反思,似乎在问自己是否真的有所作为,还是如同随波逐流。最后,“忽闻报严更,鼓钟乱钲铙”将思绪拉回现实,随着报更声的响起,诗人内心涌起复杂的情感。

“慨然念故栖,此地宁久抛”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眷恋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君知芥舟微,但可浮杯坳”以小舟比喻人生,暗示生活的轻盈与脆弱,同时也提醒自己要像小舟一样,即使在狭窄的水洼也能漂浮自如。

“去矣无更疑,作诗聊自嘲”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既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的乐观与自我解嘲。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学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雨夜与模论中原旦起模与徐惇济游清凉观形势嘉其有志因以勉之

千年石头城,突兀真虎踞。

苍茫劫火馀,尚复留故处。

大江转洪涛,腾踏不可御。

空城寂寞潮,日暮独东去。

登临欲吊古,俯视极千虑。

吾儿勇过我,蓐食穿沮洳。

谓言抚中原,未暇论割据。

功名亦何人,我老聊自恕。

他年报国心,或可借前箸。

无为笑颓然,已饱安用饫。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连日边报稍稀西斋默坐

鼓角遥闻出塞声,边风吹雁过高城。

疆陲无复戊己尉,盗贼犹怜壬午兵。

岁晚胡床闭深阁,夜长刁斗听连营。

便须从此传烽息,要及春农论劝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独坐不得眠读旧书

青灯相对久无眠,拥毳无人伴夜禅。

闭户便能忘屦迹,炷香时自续炉烟。

辞家屈指惊三月,抚事关心怆十年。

漫展残书亦安用,可能犹欲绝韦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怀西山

西山十亩强,高下略不齐。

嵌空抱奇秀,上有凌云梯。

小屋八九间,茅檐敢辞低。

所欣面势好,老稚通扶携。

密竹转脩径,老松故成蹊。

仲冬景气肃,碧草犹萋萋。

仰视天宇大,四观渺回溪。

徐行信足力,未畏成颠跻。

用意各有适,孰云无町畦。

平生几濡首,末路多噬脐。

不作巢幕燕,肯从触藩羝。

胡为滥麾钺,坐听鸣鼓鼙。

外物委虫臂,全生思马蹄。

可能三径草,归路老更迷。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