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训蒙绝句·固穷》是宋代学者朱熹所作,旨在教导人们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通过对比书生与贩夫的不同态度,强调了在逆境中坚守正道的重要性。
首句“不是书生不阨穷”,意为如果不是读书人,就不会遭遇困厄。这里将书生与普通人相对比,暗示了书生因追求学问和道德修养,可能面临更多精神上的挑战和物质上的困苦。
次句“道穷何所愧于中”,意思是即使在道义上陷入困境,内心也不会感到羞愧。强调了坚守道德原则的重要性,即使外在环境艰难,内心的道德准则不应动摇。
后两句“贪求贪欲贩夫事,于此不安须彼从”,则通过对比书生与贩夫的行为,指出贪婪和欲望是导致不安的根本原因。贩夫为了生计而追逐物质利益,这种行为在书生看来是不稳定的,因为它们依赖于外界条件的变化。相比之下,书生追求的是内在的精神满足和道德完善,这种追求更为持久和安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朱熹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追求的深刻见解,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追求精神的富足而非物质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