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纱·离筵》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一幅离别宴席上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离别的伤感。
“桥外青帘拂紫烟”,开篇以“青帘”和“紫烟”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青帘随风轻拂,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不舍与无奈,紫烟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梦幻,为整个场景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色彩。
“饧箫吹过碧阑前”,接着描述了离别宴席上的一幕,笛声悠扬,穿过碧绿的栏杆,这笛声或许是在表达着对未来的憧憬,又或是对过去的怀念,它跨越了空间,传递着离别的情绪。
“春云散后是青天”,春云消散,天空变得清澈,象征着离别之后,虽然会有短暂的空虚与寂寞,但终将迎来新的开始,天空依旧广阔无垠,寓意着未来充满希望。
“红杏丛中吹笛子,绿杨影里见鞦韆”,这两句描绘了离别宴席后的场景,红杏与绿杨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笛声在其中回荡,鞦韆在绿杨的影子里摇曳,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略带伤感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离别虽难,但生活依然充满希望与美好。
“愁人时候对离筵”,最后点明主题,直抒胸臆,表达了在离别宴席上,人们内心的愁绪与不舍。这句话不仅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离别与相聚之间复杂情感的共鸣。
整体而言,《浣溪纱·离筵》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离别情绪的场景,既有对过去美好的回忆,也有对未来希望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离合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