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孤雁

朔碛云深忆旧行,心惊汉月忽骞翔。

江南水阔无天地,漠北沙寒有雪霜。

远目送飞沉暮霭,西风吹影过斜阳。

衡南未到归何日,须信张罗近稻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在遥远的北方沙漠,回忆起过去的行程,心中突然被明亮的汉月所震撼仿佛飞翔起来。
江南的水面广阔无垠,仿佛天地相连,而漠北的沙漠寒冷,常常有冰雪覆盖。
遥望远方,目送飞鸟消失在傍晚的雾霭中,西风拂过,身影掠过夕阳。
我还没有到达衡南,不知何时能回家,只希望早日接近丰饶的稻米和谷梁之地。

注释

朔碛:北方沙漠。
汉月:指明亮的月亮,可能象征着故乡或祖国。
江南:中国南方地区,与漠北形成对比。
漠北:中国北方沙漠地带。
远目:远眺。
衡南:地理位置,湖南南部。
稻粱:泛指粮食,这里代指富饶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远行者的怀旧之情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开头两句"朔碛云深忆旧行,心惊汉月忽骞翔"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面对现实中的突变和挑战时内心的震惊。"江南水阔无天地,漠北沙寒有雪霜"两句通过对比江南水域广阔与漠北严寒的景象,强化了诗人旅途中所感受到的自然环境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带来的情感体验。

"远目送飞沉暮霭,西风吹影过斜阳"则是诗人在旅途中眺望远方,心中充满对未知未来和离别之痛的复杂情绪。最后两句"衡南未到归何日,须信张罗近稻粱"表达了诗人对于归期的不确定性,以及在此期间依靠友人的支持与帮助来度过艰难时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行者在旅途中的孤独、怀旧以及对未来的渴望。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述,更是对心灵世界的深刻描绘。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和人放鱼

春溪水暖绿蒲沉,两两游鳞跃紫金。

必以直钩应不得,果知非命亦何心。

舟吞远海鲸鲵老,饵满平湖网罟深。

纵尔岂知吾有意,渭川人去事难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人促织

秋虫何尔亦匆匆,何处人心与尔同。

梦枕几年悬客泪,晓窗残月破西风。

人思绝漠冰霜早,妇叹穷阎杼柚空。

更有孤砧共岑寂,平明华发满青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孙莘老将赴太平二首(其二)

纷纷世俗竞朱金,仕道人人说直寻。

但以一官求养志,岂于千古有遗心。

嗜偏羊枣情何甚,戏及牛刀意自深。

何日山林遂归计,南风进讲五弦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孙莘老将赴太平二首(其一)

先生素志已形诗,弟子何妨鼓瑟希。

时若伊周方有任,命如孔孟可无归。

要终四海乘槎去,高谢西山食粟非。

此道难言身未果,且当从世共依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