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嗜茶而封州难得有一种如下等修仁殊苦涩而日进两杯

一瓢方此寄天涯,用巧居贫拙有加。

晚食正为颜斶饭,空肠却嗜玉川茶。

长髯乱磨轻于土,短尾浓煎不见花。

撑拄可堪书卷少,空教癯瘁发生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我用这一瓢水寄托在遥远的地方,巧妙地应对贫穷,显得更加笨拙。
我推迟晚餐只为颜斶般的简朴生活,空腹时却特别喜欢玉川子的清茶。
胡须乱动如同轻拂尘土,短小的尾巴煮出的茶汤中看不见茶叶。
书籍陪伴太少,难以支撑生活,只能让我瘦弱憔悴,却也生出了别样的风华。

注释

方此:在此时此刻,用来强调寄寓的情感。
拙有加:更加笨拙,形容应对贫困的智慧。
颜斶饭:颜斶,战国时期隐士,此处指简朴的生活方式。
玉川茶:玉川子,唐代诗人卢仝,以爱喝茶著名。
长髯:长胡子。
轻于土:形容胡须轻柔,仿佛比泥土还轻。
不见花:形容茶汤清澈,看不到茶叶。
撑拄:支撑,比喻生活的依靠。
癯瘁:形容人消瘦、憔悴。
发生华:在困苦中展现出光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题为《予嗜茶而封州难得有一种如下等修仁殊苦涩而日进两杯》。诗中诗人以个人的生活琐事为切入点,表达了他对茶的热爱以及在贫困环境中坚守品茗乐趣的情怀。

首句“一瓢方此寄天涯”描绘了诗人以一杯茶为寄托,身处远方的生活状态,暗示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对茶的依赖。次句“用巧居贫拙有加”则揭示了诗人虽生活简朴,但通过品茶这一巧妙的方式,使贫寒生活增添了些许趣味。

“晚食正为颜斶饭,空肠却嗜玉川茶”两句,诗人引用颜斶的典故,表示自己即使饮食简单,也乐在其中,尤其是对玉川茶的钟爱,反映出他对茶的深情厚意。接下来,“长髯乱磨轻于土,短尾浓煎不见花”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品茶的过程,茶叶之细,茶香之浓郁,仿佛连花瓣都难以分辨。

最后两句“撑拄可堪书卷少,空教癯瘁发生华”,诗人感慨自己的生活虽然清贫,但读书时光的稀少并未减少他对茶的追求,反而在品茗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使得生活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茶的热爱,以及在困苦生活中寻找乐趣和精神寄托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五更醉卧

独坐前轩引破觥,满床书卷任纵横。

明蟾自可当灯烛,修竹便为佳友生。

眩眼添花知轻醉,小窗攲枕梦春耕。

日高推被还思起,听得厨头有菜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元旦二首(其二)

正月烧灯夜,封川转觉幽。

十分凭月色,数点照城头。

俗习那知陋,安陵谅不愁。

家家松火畔,舂米未曾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元旦二首(其一)

傍城山曲处,草径一居幽。

元夕孤灯里,残香静夜头。

久晴无苦冷,独坐祗清愁。

也拟寻诗句,吟哦醉却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雨至元宵不止

江风侵山云不乾,迎春送腊雨漫漫。

勾萌潜识化工意,泥淖莫嗟行路难。

闭户定无元夜醉,拥衾如对九秋寒。

池塘烟草弄风日,此景当从晴后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