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元用九日约白云寺登高以追昔年都城望津之会偶以事不往蒙示长篇次韵

与君都城别,星霜屡变易。

每怀望津游,怅然如有失。

此生羁旅中,岁序惊心魄。

还家几何时,自愧不煖席。

建溪古渡头,短棹凌虚碧。

掀篷忽见君,恍若梦中得。

相携定舍馆,石径走迂直。

危亭至如归,坐午及昏黑。

黄花笑东篱,未许蓬蒿没。

咫尺白云楼,坐阻造毫逸。

人生正似兹,有志谁能必。

当时连鳌手,至今犹挟策。

高才真楚璞,末技同齐瑟。

无心效骞腾,自分投闲僻。

望津傥同登,意气那复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渊所作的《冯元用九日约白云寺登高以追昔年都城望津之会偶以事不往蒙示长篇次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首句“与君都城别,星霜屡变易”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时间流逝,岁月更迭的情景。接着“每怀望津游,怅然如有失”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相聚时光的怀念和失落感。

“此生羁旅中,岁序惊心魄”则道出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生活状态,岁月的流逝让他感到心惊胆战。“还家几何时,自愧不煖席”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家的渴望和对自己未能及时陪伴家人感到愧疚的心情。

接下来,“建溪古渡头,短棹凌虚碧”描绘了诗人途经建溪古渡时的景象,而“掀篷忽见君,恍若梦中得”则是诗人意外遇见友人的惊喜之情。“相携定舍馆,石径走迂直”描述了两人一同前往住宿地点的情景,“危亭至如归,坐午及昏黑”则表现了两人在危亭上度过了一天的时间。

“黄花笑东篱,未许蓬蒿没”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咫尺白云楼,坐阻造毫逸”则暗示了诗人因某些原因未能前往白云楼,心中有所遗憾。

最后,“人生正似兹,有志谁能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即使有远大的志向,也未必能实现。“当时连鳌手,至今犹挟策”回顾了过去与友人共同奋斗的时光。“高才真楚璞,末技同齐瑟”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同时也自谦自己的技艺平平。“无心效骞腾,自分投闲僻”表明了诗人不愿追求名利,甘愿过着平静的生活。“望津傥同登,意气那复昔”表达了诗人希望未来能与友人再次相聚,重温旧情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酬邓天启

少年翰墨场,自姹穿杨箭。

谁论第一功,不数曹参战。

圣门窥管豹,一斑时许见。

弃捐忧患中,更欲资陶鍊。

两邓富文采,端可同席砚。

投璧或未知,贾石谁敢衒。

小栟诗益奇,出语人所羡。

过门遗新篇,无乃思与狷。

我怀古作者,临文频抚卷。

孰能扫千人,期君当八面。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次韵邦美叔和天启见寄

竹风挟雨撼篷窗,静听秋声转骚窣。

朝来饥卧媚微凉,叩门不作渊明乞。

小栟见饷有新诗,七言端为吾家出。

共谁渠有古人风,孰识中藏谪仙骨。

书如周鼓未差讹,语效商盘仍诘屈。

谁与和者叔不痴,落笔成章一嗟咄。

无用如今君岂樗,自寇从来我非漆。

板茅它日傥相寻,好在山深林更密。

形式: 古风

三月二日泛舟下延平晚泊西芹

扁舟劣容身,风浪困掀簸。

曲肱游华胥,梦断千山过。

纵横波间石,满目牛羊卧。

秋毫傥不支,巨舰忽已破。

篙师号神逸,却立变衰懦。

我岂未之思,悬知无可奈。

此生足惊忧,似为天所瘅。

那能一生死,且复耐摧挫。

日暮同济人,举酒纷相贺。

一笑尽馀觞,歌罢无予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次韵令德答天启

小栟妙语言,下笔初无难。

曹郎更精深,一字不苟安。

我师陶靖节,亦未游其藩。

但觉万仞渊,中有蛟龙蟠。

人言失故步,乃在学邯郸。

平淡恐未臻,先作郊岛寒。

古来文墨士,十九姓字漫。

尚赖相可否,盐梅助咸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