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协律赴端州

越井人南去,湘川水北流。

江边数杯酒,海内一孤舟。

岭峤同仙客,京华即旧游。

春心将别恨,万里共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越井边的人向南方离去,湘川之水则向北流淌。
在江边喝几杯酒,独自乘船漂泊在广阔的海内。
山岭间仿佛有仙人作伴,京都繁华之地曾是我旧日游历的地方。
离别的春天心中满载着愁绪,尽管相隔万里,心绪却能一同飘荡。

注释

越井人:指离开越井(地名)的人。
南去:向南行进。
湘川水:湘江。
北流:向北流去。
江边:江畔。
数杯酒:几杯酒。
孤舟:孤独的小船。
岭峤:高山峻岭。
仙客:似仙的旅人。
京华:京都的繁华。
旧游:过去的游历。
春心:春天的情感。
别恨:离别的愁苦。
万里:遥远的距离。
共悠悠:共同感受这漫长。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远行者对未来的迷茫预感。首句“越井人南去,湘川水北流”通过地理方位的对比,表达了出发的人与流水背道而驰的情景,这里的“越井”指的是古代越国的地名,而“湘川”则是湖南一带的河流。这样的描写既表现了自然环境,又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分离。

接着,“江边数杯酒,海内一孤舟”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在江边饮酒,是古代文人常用来寄托情感的手法,而“海内一孤舟”则象征着远行者的孤独与渺小。

中间两句,“岭峤同仙客,京华即旧游”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岭峤,即山谷之中的高峻部分,常用来比喻隐逸之士,而“京华”则是指长安一带,这里表明诗人与友人共同经历过的岁月和地点。

末尾,“春心将别恨,万里共悠悠”则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时节里,对离别之情的无限哀愁。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时候,但在这里,却因为即将到来的分别而充满了忧郁。诗人通过“万里共悠悠”传达了一种深远且无法释怀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深沉,既表现了对友人的不舍,也表露了对未来命运的无奈和迷茫,是一篇感情丰富、意境幽深的送别诗。

收录诗词(46)

贾至(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贾曾之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年五十五岁。擢明经第,为军父尉。安禄山乱,从唐玄宗幸蜀,知制诰,历中书舍人。时肃宗即位于灵武,玄宗令至作传位册文。至德中,将军王去荣坐事当诛,肃宗惜去荣材,诏贷死。至切谏,谓坏法当诛。广德初,为礼部侍郎,封信都县伯。后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卒,谥文。至著有文集三十卷,《唐才子传》有其传

  • 籍贯:唐代洛阳
  • 生卒年:718—772

相关古诗词

送夏侯子之江夏

扣楫洞庭上,清风千里来。

留欢一杯酒,欲别复裴回。

相见楚山下,渔舟忆钓台。

羡君还旧里,归念独悠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夏侯参军赴广州

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

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云海南溟远,烟波北渚微。

勉哉孙楚吏,綵服正光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

谪居潇湘渚,再见洞庭秋。

极目连江汉,西南浸斗牛。

滔滔荡云梦,澹澹摇巴丘。

旷如临渤澥,窅疑造瀛洲。

君山丽中波,苍翠长夜浮。

帝子去永久,楚词尚悲秋。

我同长沙行,时事加百忧。

登高望旧国,胡马满东周。

宛叶遍蓬蒿,樊邓无良畴。

独攀青枫树,泪洒沧江流。

故人西掖寮,同扈岐阳蒐。

差池尽三黜,蹭蹬各南州。

相去虽地接,不得从之游。

耿耿云阳台,迢迢王粲楼。

跂予暮霞里,谁谓无轻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巴陵寄李二户部张十四礼部

江南春草初幂幂,愁杀江南独愁客。

秦中杨柳也应新,转忆秦中相忆人。

万里莺花不相见,登高一望泪沾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