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霄琳宫(其二)

栖真已得寻西洞,神应谁能辨雨钟。

水奏五音鸣玉凤,山回九锁踞苍龙。

古杉疑复天台去,怪石时从福地供。

它日重游应更好,拟登天柱最高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已经找到了栖身的西洞,神仙的响应又有谁能分辨那雨中的钟声。
流水如音乐般在玉凤中鸣响,山脉环绕如同九重门环拥着苍龙。
古老的杉木仿佛通往天台之路,奇特的石头不时供奉在福地之中。
将来再次游览应当更美好,我计划攀登那最高的天柱峰。

注释

栖真:隐居修行。
西洞:隐秘的洞穴。
神应:神灵的回应。
雨钟:雨中的钟声,可能指自然之声。
水奏五音:流水发出五音般的旋律。
玉凤:玉制或美如玉的凤凰。
九锁:九重山峰或山势险峻。
苍龙:象征着山势的苍龙。
古杉:古老的杉树。
天台:浙江的天台山,佛教圣地。
怪石:奇特的石头。
福地:被认为有福气的地方。
它日:将来有一天。
重游:再次游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久道所作的《洞霄琳宫(其二)》。诗人描绘了洞霄宫的神秘与壮丽景象,表达了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栖真已得寻西洞”暗示了诗人已经找到了修行的佳境,而“神应谁能辨雨钟”则强调了此处的超凡氛围,连神仙都难以分辨的雨中钟声增添了神秘感。

“水奏五音鸣玉凤”运用了比喻,将流水的声音比作五音,形象地描绘出流水在山间回荡的美妙旋律,仿佛凤凰在鸣叫,增添了音乐之美。“山回九锁踞苍龙”则描绘了山势的险峻和壮观,如同苍龙盘踞,展现了自然的威严。

“古杉疑复天台去”写出了古杉的古老与高大,让人联想到天台山的仙气,“怪石时从福地供”则进一步渲染了洞霄宫的神奇,怪石似乎来自福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最后两句“它日重游应更好,拟登天柱最高峰”表达了诗人对再次来访的美好期待,以及想要攀登天柱峰,达到更高境界的决心。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洞霄琳宫的道教韵味和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6)

连久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云歌赠白云道人

君不见白云万顷还□去,来去谁能留得住。

去处放他秋月明,来时寒破太虚路。

等闲为雨复为晴,玄空一点元青青。

道人何异白云意,此心了然游杳冥。

形式: 古风

清平乐.渔父

阵鸿惊处。一网沈江渚。落叶乱风和细雨。

拨棹不如归去。芦花轻泛微澜。蓬窗独自清闲。

一觉游仙好梦,任它竹冷松寒。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小雪次北客韵

丰年佳瑞此先知,莫恨无多莫恨迟。

若使纷纷犹未已,梅花冻杀又多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山云

去如断雁失群飞,来是高僧出定归。

无去无来林下客,吟魂一片共依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