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劳亭歌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在金陵的劳劳亭送别友人,路边蔓草丛生。
古人的深情像东流的水,此地秋风吹过,白杨叶落,满是哀愁。
我乘坐着小船,如同康乐一般,朗诵着清冷的河水,仿佛有夜霜飞舞。
昔日听说牛渚的诗篇有五章,今日来到此处,又怎能不感慨万分,如袁家郎一般。
寒冷的苦竹声在秋月下回荡,独自一人宿在此处,归乡的梦漫长无尽。

注释

劳劳:劳劳亭,古代送别之地。
蔓草:蔓延生长的草。
离离:茂盛的样子。
东流水:比喻时间流逝或情感绵长。
悲风:凄凉的风。
愁白杨:借白杨表达哀愁。
素舸:白色的船。
康乐:指南朝诗人谢灵运,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朗咏:大声吟诵。
牛渚:地名,有著名的牛渚矶。
袁家郎:可能指的是袁宏,东晋诗人。
苦竹:象征凄凉。
空帘:空荡荡的帘子,形容孤独。
归梦长:归乡的梦漫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愁苦之情,通过对金陵送客堂的描述,展现了古人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之间的交融。开篇两句“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即设定了诗人在送别时的心境及所处环境,用“劳劳”来形容送客之情,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蔓草离离”则是景象的描写,通过野草生长于道路旁边,映射出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

接着,“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这里的“古情”指的是历史的沧桑变化,以及人们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东流水”则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逝,无法挽回。而“此地悲风愁白杨”,则是诗人对这片土地和自然环境的感受,“悲风”、“愁白杨”都透露出一种萧瑟凄凉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中,诗人似乎在试图通过行船和吟咏诗歌来释放心中的忧伤。这里的“乘素舸”表明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同康乐”则是与友人共同的愉悦之情;“朗咏清川飞夜霜”则展示了诗人的豪放风格和对自然美景的享受。

再往下,“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中,诗人回忆过去在牛渚听过五言诗,并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这里“昔闻”表明是过去的记忆,而“今来何谢”则是在询问现在为何要感谢袁家郎,暗示了一种深厚的情谊。

最后,“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中,诗人通过对环境声音的描写和个人寂寞之情的表达,进一步强化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这里的“苦竹寒声”给人一种凄凉孤寂之感;“独宿空帘归梦长”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时所体会到的孤独与对往事的无尽回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友情、历史沧桑以及个人的生命轨迹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君子有所思行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

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

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伊皋运元化,卫霍输筋力。

歌钟乐未休,荣去老还逼。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不散东海金,何争西飞匿。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职]韵

岘山怀古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庐山东林寺夜怀

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

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

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厓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綵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