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其二)

沄沄西江水,送我沙边舟。

当时送行客,勉我无久留。

晤言宛如昨,庭叶忽再秋。

人生寸心违,何以消吾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滚滚的西江水,推送着我在沙岸的小舟。
那时送别的客人,劝我不要长久停留。
当时的交谈仿佛就在昨天,庭院的树叶却已两度秋凉。
人生的愿望与现实相悖,怎样才能消除我的忧虑呢?

注释

沄沄:形容水流汹涌的样子。
沙边舟:指停靠在沙滩边的小船。
勉我:劝诫、鼓励我。
违:违背,不一致。
何以:用什么,如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悲秋(其二)》。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忧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留恋。

“沄沄西江水,送我沙边舟。”这里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连绵不断的西江之水,如同送君千里的朋友,将诗人的小舟轻轻推至沙滩边。水声在耳边回荡,宛如悲泣,是对即将离别的一种哀求。

“当时送行客,勉我无久留。”这两句透露出一种迫切的情感。在这个瞬间,有人为诗人送行,却同时提醒他不要久留。这不仅是对时间的珍惜,也是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晤言宛如昨,庭叶忽再秋。”这里,“昨日”和“今日”的界限变得模糊,仿佛昨天的承诺还在耳边回响,而庭院中的树叶却已经悄然换了一季。时间的流转,让人不由得感慨。

“人生寸心违,何以消吾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内心苦楚的深刻体悟。在人生的旅途中,许多事情都无法如愿,而内心的忧虑又该如何排解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离别和秋天所特有的情感体验。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未来不可预知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当下无法挽留的无奈。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谢人惠油炭(其一)

青藜照天禄,宝炬分金莲。

荣遇不可期,膏火徒自煎。

檠短无馀辉,囊空无留钱。

一灯假邻壁,三冬废尘编。

残膏许沾丐,继晷欣穷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谢人惠油炭(其二)

阴崖冷彻骨,榾柮残无烟。

号寒冰氏子,炙背思负暄。

主君惠穷涂,施予无所偏。

炉分天地春,力夺造化权。

和气与俱游,死灰欣复然。

形式: 古风

谢石佛琏大禅

人生天地间,百年如逆旅。

荣华风中烟,富贵草头露。

得丧能几何,頫仰即今古。

师具正法眼,与人一线路。

纷纷轻薄儿,谁解点头句。

冥行方索涂,空满户外屦。

我提没底篮,采药空山去。

觌面偶相逢,举手便分付。

弹指了三生,无去亦无住。

形式: 古风

填维扬

古人肉食无远谋,腰钱骑鹤向扬州。

春风十里珠帘捲,但看竹西歌吹楼。

天朝选用诗书帅,上策公言须自治。

屏翰坚持保障功,江淮益壮金汤势。

强敌不敢纵南牧,关塞烟迷芳草绿。

儿童歌舞乐升平,一曲梅花细柳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