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相公以司空裴相见招南亭看雪四韵

重门不下关,枢务有馀闲。

上客同看雪,高亭尽见山。

瑞呈霄汉外,兴入笑言间。

知是平阳会,人人带酒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府门紧闭,官员们显得清闲无事。
尊贵的客人一起赏雪,高高的亭台可以一览众山。
吉祥之事在云霄之外显现,谈笑之间兴起兴致。
知道这是平阳盛会,每个人都带着酒意归来。

注释

重门:府门。
不下关:紧闭。
枢务:政务。
馀闲:清闲。
上客:尊贵的客人。
看雪:赏雪。
高亭:高高的亭台。
尽见山:一览众山。
瑞:吉祥之事。
霄汉:云霄。
兴:兴致。
平阳会:平阳盛会。
人人:每个人。
带酒还:带着酒意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和平、友好、自然美景交融的宴会。诗人以轻松愉悦的心情,通过对雪景、高亭山色的描述,以及宾主间相互赏析的温馨气氛,展现了古代士大夫之间的情谊和文化生活。

首句“重门不下关”,描绘了一种深居简出的隐逸生活,或许是诗人表达一种对世俗喧嚣的超脱。紧接着,“枢务有馀闲”则显示了主人公对于政务的从容态度,既处理好各种繁杂事务,也留有一定的闲暇。

“上客同看雪”,这里的“上客”指的是地位较高或身份尊贵的宾客,与诗人一同观赏天降白雪的情景。“高亭尽见山”则是从一个较高的位置,可以将远处的山色尽收眼底,显示了宴会举行地点之美丽。

“瑞呈霄汉外”,这里的“瑞”指的是祥瑞之气,“霄汉”则为中国古代对天空的称呼。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界融合的意境。“兴入笑言间”则透露了宴会中宾主之间的欢乐交流,笑语盈盈,情谊浓厚。

最后,“知是平阳会,人人带酒还”,“平阳会”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集会或节日庆典。这里提到每个人都带着酒返回,这不仅显示了宴会的盛大与宾客间的情谊,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相互酬酢、交流诗词的文化风尚。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高亭山色和宴会气氛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与人间温情的双重享受,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和令狐相公寻白阁老见留小饮因赠

傲士更逢酒,乐天仍对花。

文章管星历,情兴占年华。

宦达翻思退,名高却不誇。

惟存浩然气,相共赏烟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

凌云羽翮掞天才,扬历中枢与外台。

相印昔辞东阁去,将星还拱北辰来。

殿庭捧日彯缨入,阁道看山曳履回。

口不言功心自适,吟诗酿酒待花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

章句惭非第一流,世间才子昔陪游。

吴宫已叹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

任向洛阳称傲吏,苦教河上领诸侯。

石渠甘对图书老,关外杨公安稳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