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其二)

云中亭障羽檄惊。甘泉烽火通夜明。

贰师将军新筑营。嫖姚校尉初出征。复有山西将。

绝世爱雄名。三门应遁甲。五垒学神兵。

白云随阵色。苍山答鼓声。逦迤观鹅翼。

参差睹雁行。先平小月阵。去灭大宛城。

善马还长乐。黄金付水衡。小妇赵人能鼓瑟。

侍婢初笄解郑声。庭前柳絮飞已合。

必应红妆起见迎。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的壮阔场景与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开篇“云中亭障羽檄惊”,以“羽檄”这一古代紧急文书的传令方式,形象地展现了战事的紧迫与紧张气氛。接着,“甘泉烽火通夜明”,烽火连天,夜晚也因烽火而明亮,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激烈与持续。

“贰师将军新筑营,嫖姚校尉初出征”,点出了两位将领的行动,一位是新筑营地的贰师将军,另一位是初次出征的嫖姚校尉,展现了军队的组织与行动。随后,“复有山西将,绝世爱雄名”,描述了另一位山西将领,以其卓越的名声和英勇著称。

“三门应遁甲,五垒学神兵”,暗示了战术的运用,通过“遁甲”和“神兵”的学习与应用,展现了军队的智慧与策略。接下来,“白云随阵色,苍山答鼓声”,以自然景象的动态变化,映衬出战场上的紧张与激烈,白云与阵色、苍山与鼓声的互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逦迤观鹅翼,参差睹雁行”,比喻军队的排列如同鹅翼与雁行,既展现了阵型的整齐与壮观,也寓意着军队的纪律与协调性。接着,“先平小月阵,去灭大宛城”,描述了军队的战斗过程,先是攻克小规模的敌阵,然后目标转向更大的城市,展现了军事行动的逐步推进与胜利。

“善马还长乐,黄金付水衡”,表达了对胜利的庆祝,胜利的战马回到京城,黄金被交付给管理仓库的官员,象征着胜利的荣耀与物质奖励。最后,“小妇赵人能鼓瑟,侍婢初笄解郑声”,描绘了后方的生活场景,小妇人擅长弹奏瑟,侍女们在成年后学会了郑国的音乐,展现了战争间隙的和平与文化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宏大场面、将士们的英勇精神以及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对比,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艺术性的作品。

收录诗词(281)

萧纲(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字:世缵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503―551

相关古诗词

长安有狭斜行

长安有径少,涂径不通舆。

道逢双总丱,扶轮问我居。

我居青门北,可忆复易寻。

大息骞金勒,中息绾黄银。

小息始得意,黄头作弄臣。

三息俱入门,雅志扬清尘。

三息俱上堂,觞肴满四陈。

三息俱入户,照耀光容新。

大妇舒绮絪,中妇拂罗巾。

小妇最容冶,映镜学娇颦。

丈人且安坐,清讴出绛唇。

形式: 古风

泛舟横大江

沧波白日晖,游子出王畿。

旁望重山转,前观远帆稀。

广水浮云吹,江风引夜衣。

旅雁同洲宿,寒凫夹浦飞。

行客谁多病,当念早旋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陇西行三首(其一)

边秋胡马肥。云中惊寇入。勇气特无侣。

轻兵救边急。沙平不见虏。嶂崄还相及。

出塞岂成歌。经川未遑汲。乌孙涂更阻。

康居路犹涩。月晕抱龙城。星流照马邑。

长安路远书不还。宁知征人独伫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缉]韵

陇西行三首(其二)

陇西四战地,羽檄岁时闻。

护羌拥汉节,校尉立元勋。

石门留铁骑,冰城息夜军。

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

沙长无止泊,水脉屡萦分。

当思勒彝鼎,无用想罗裙。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