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止迁居三首(其一)

陈子勇于退,退无十椽屋。

邻家颇好事,借宅并山隩。

堂庑稍宽静,垣墙亦新筑。

春渠涨朝雨,涓涓漱寒玉。

呼童种瓜果,教仆洗松竹。

身虽在城郭,志实寓溪谷。

诵持方广经,一餐止蔬粟。

所喜远膻腥,佛事要清肃。

弗学陶长官,持杯媚秋菊。

弗学屈大夫,含悲葬鱼腹。

唯慕金粟老,不二常具足。

若许浪士游,时时跨黄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子勇迁居后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陈子勇在新居中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

首先,陈子勇选择退隐,放弃了豪华的十椽屋,选择了邻家的简陋宅院与山势相依,这体现了他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新居的堂庑宽敞宁静,新筑的垣墙也增添了生活的安定感。春雨滋润,小溪潺潺,仿佛是大自然的琴弦,奏出和谐的乐章。陈子勇亲自种植瓜果,教导仆人清洗松竹,这些日常活动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让他与自然更加亲近。

“身虽在城郭,志实寓溪谷。”这句话道出了陈子勇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即使身处繁华都市,他的心灵却如同隐居于幽谷之中,远离尘嚣。诵读佛经,以素食为食,体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信仰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远离肉食,保持环境的清肃,是他对清净生活的坚持。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陈子勇生活方式的赞赏,既不效仿陶渊明饮酒赏菊,也不效仿屈原自沉汨罗,而是像金粟老和尚一样,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如果有机会,愿意跟随这样的浪士游历,偶尔骑着黄牛,体验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陈子勇迁居后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思考与追求。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陈安止迁居三首(其二)

陈子贫无居,东家借茅屋。

达士宁羞贫,四方所居隩。

平台荔阴下,天匠资尔筑。

青分一畦兰,绿种万竿玉。

幸遭文明运,志岂效孤竹。

又非远人音,欲以逃空谷。

翛然置藤榻,示疾肖金粟。

咒饭施诸鬼,夜半风肃肃。

嗟予在罗网,未暇亲杞菊。

忧愁无端来,刀剑搅胸腹。

渺思泛沧浪,期君濯双足。

时或临大野,泥耕看健犊。

形式: 古风

陈安止迁居三首(其三)

彼美隐官隐,苍林映深屋。

俗驾远庭除,佛像镇堂隩。

兰芷稍扶疏,荆榛已锄筑。

沉思第一义,修持若砻玉。

觉城开迷云,魔军当破竹。

接人有馀地,拔我出坑谷。

斋羞复招要,甘香蒸黍粟。

永与膻荤辞,既饱精神肃。

石坐衬枯蒲,茶瓯泛新菊。

醍醐灌诸顶,饥火灭空腹。

昔闻居士饭,一钵万人足。

君若乘三车,愿为车下犊。

形式: 古风

喜雨

阴云海上来,飘风亦随至。

填空翻猛雨,溢溜迸平地。

岂惟滋稼穑,高视扫瘴疠。

群山各藏晦,万壑恣吞噬。

蚊蝇暂驱除,草木起憔悴。

榕枝碧如染,荔子红欲坠。

呼儿索杯盘,四体袭凉气。

丰年固有兆,此雨信嘉瑞。

一人尧舜圣,三公夔卨备。

阴阳兹调和,乐饮真吾事。

形式: 古风

月下怀留二君仪

默坐两股痹,幽行整头簪。

无家不成寐,有酒何处斟。

山色九秋静,月华中夜深。

遥想端居人,焚香哦妙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