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用前韵怀祝子权

杨枝巧作腰支弱,不分小桃红入萼。

风光向人但妩媚,客子那知行路恶。

短篷荡漾晴波里,取次茶深酒薄薄。

所思故人殊未来,悲风为我生绝壑。

尘沙隔年不相见,结邻空记他时约。

相看一字不寄将,剩有新知岂云乐。

眼前俗士败意耳,忆君岁岁空牢落。

炯炯眉目端可思,月照西廊暮云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杨柳枝条巧妙地弯曲,仿佛细腰身,小桃花红艳映入花蕊。
美好的景色只对人展现妩媚,远行的旅人却不知前方道路艰难。
在晴朗的波光中,我在简陋的小船中随意品茶饮酒。
思念的旧友至今未至,只有悲凉的风声在山谷回荡。
尘土和沙砾隔了一年,我们仍未相见,只能空记着过去的约定。
彼此相望,却无一字通信,只剩下新相识,哪里称得上快乐。
眼前的庸俗之人令人心情沮丧,回忆你,每年都是空自落寞。
你的眉眼明亮如昔,月光照亮了西廊的傍晚天空。

注释

腰支:形容杨柳枝条的柔美形态。
小桃红:指桃花。
行路恶:形容旅途艰辛。
短篷:简陋的小船。
结邻:过去的约定或友谊。
新知:新相识的朋友。
俗士:指世俗之人。
炯炯:明亮的样子。
暮云廓:傍晚开阔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游玩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不易相见的哀愁。

"杨枝巧作腰支弱,不分小桃红入萼。" 这两句写的是春天里的柳树枝条柔弱,像是要用来编织腰带,而小桃的花瓣已经混入了花蕾之中,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风光向人但妩媚,客子那知行路恶。" 这两句诗则转换了情境,从美好的春日风光,到对旅途中的艰难与不易的慨叹。风光虽然迷人,但对于行走其中的旅者来说,道路的崎岖却是他们所必须面对的。

"短篷荡漾晴波里,取次茶深酒薄薄。" 这里写的是一处安逸的场景,或许是在船上,享受着微风和清波,品味着淡雅的茶香与薄酒,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

然而,在这平和的表象之下,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故人的思念却是主导情绪。"所思故人殊未来,悲风为我生绝壑。"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远方亲友无法相见的深切思念,以及这种思念在风中被无限放大,形成一种悲哀的情怀。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现在现实的对比。"尘沙隔年不相见,结邻空记他时约。相看一字不寄将,剩有新知岂云乐。" 诗人感慨于岁月流转、友情淡漠,以及那些过去的约定与今日的现实之间的差距。

最后两句则是对眼前俗世之人的失望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眼前俗士败意耳,忆君岁岁空牢落。炯炯眉目端可思,月照西廊暮云廓。" 诗人对于周围庸庸为人的失望,以及对往日美好的回忆和眷恋之情,都透过这淡淡的月光和西廊的晚风得以表达。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勾勒出一幅复杂而深远的情感画卷。

收录诗词(226)

仲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过仁王寺因口占一首

平野绿远近,晴山翠纵横。

西风今日凉,天意济此行。

居士十日病,快意身已轻。

逢寺聊少憩,山僧苦相迎。

岂为馀事来,泉石钟吾情。

风生本何意,松篁得之清。

向来城市口,无此笙竽声。

坐久百念歇,一雨秋意生。

所恨二三子,无怀可同倾。

少日戒客气,四十犹未平。

一事一错误,百年几折肱。

不如谢公等,穷山掩柴扃。

形式: 古风

志师自通州访我于仪真因携之至长芦留语数日及其归也作诗以送之

通州瞿昙师,多于雁鹜行。

吾常爱志僧,谓之一凤凰。

不见十五载,访我大江傍。

留之固未遣,载以荆州航。

相从三日游,山晚松风长。

尔我岂其梦,嗒然尧桀忘。

凌晨洗一钵,束衣还故乡。

为子植梧桐,何时复来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李孝叔赵有翼赵存中黄子登沈正卿曾同季有观梅道场之约仆偶过西山不得陪六客之末归读众作因继韵

公皆车马城南去,我向西郊漾小舟。

人事好乖各回首,吾年如此喜乘流。

金兰六客稀时见,珠玉一篇无句酬。

却数竹林犹少在,不妨著我伯伦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陈行之得之因震泽旧居辟小阁面列洞庭山客有名以尊经者江都仲某为长句以纪之

洞庭之野排千岩,陈子卷帘非爱山。

震泽之流清没底,陈子凭栏不观水。

杰阁横空一事无,终年传习唯父书。

乃翁平时束五传,绝人伟论惊诸儒。

至宝不受久埋没,近者私记刊吴都。

搢绅骈肩快先睹,一言价重百车渠。

正派源流要有自,二难秀发名家驹。

少小辛勤门户计,皇天有知子不孤。

于今三十五经立,亹亹雄辩来起予。

不但家法传群纪,经学当与心法俱。

溪山相对无浪语,宝此一编时卷舒。

自怜早岁已漂泊,乃翁邀我来僧庐。

于今埙篪弦诵地,当时从容谈笑馀。

契阔死生三十载,萍浮蓬转常崎岖。

子能箕裘万事足,其他得丧争锱铢。

凛凛清氛端可想,神游彷佛归来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