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风哀十首(其一)”为题,由明代诗人李江所作。诗中描绘了秋风凄厉,引发内心的悲痛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情感的交融。
首句“八姨凄切起秋声”,以“八姨”这一形象象征秋风,生动地描绘了秋风的凄厉之感,仿佛是秋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伤。接着,“肠断萧萧不忍听”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凄凉秋声的深深触动和无法承受的情感,将个人的悲痛与自然界的景象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共鸣。
“十五于归宜妇道,百年多别为云程”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少女初嫁的喜悦与长久分离的痛苦进行对比,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离合悲欢,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山容冷淡人心苦,水色荒凉客梦惊”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山川的冷淡与水色的荒凉,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苦楚的外化。而“客梦惊”则暗示了远方的亲人或友人的离别,使人在梦中也难以摆脱离愁别绪。
最后,“云散天寒明月落,八姨凄切起秋声”两句,以云散月落的景象象征着离别的最终到来,同时也呼应了开头的“八姨凄切起秋声”,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情感体验,使得整首诗在哀婉中蕴含着深沉的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秋风、自然景物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离别之痛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命运无奈的感慨,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