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巢

仙人九天上,骖鸾绁飞虬。

飘飘紫霄御,下作人间游。

二十四洞天,海上横十洲。

乾门凿井络,丹梯云气浮。

中有三仙山,珰佩鸣琳璆。

群仙各分化,一笑芳菲留。

我作招仙诗,披风上巢楼。

仙鸟衔玉书,仙花拂人头。

手挽北斗柄,揖取银河流。

六合正泥滓,一洗苍生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神仙居住在九天之上,驾驭鸾鸟和飞龙。
他们轻盈地在紫色云霄中驾驭,降临人间游玩。
有二十四座洞天福地,散布在海上的十座仙岛。
在乾门那里开凿了井,丹梯上云雾缭绕。
其中有三座仙山,佩戴着琳琅珠玉的饰品。
众仙各自分散,留下芬芳的笑容。
我写下招仙的诗歌,披着风衣登上巢楼。
仙鸟口叼着玉书信,仙花轻轻拂过我的头。
我握紧北斗星柄,向银河行礼求取。
世间污浊,我愿洗涤众生的忧虑。

注释

骖鸾绁飞虬:驾驭鸾鸟和飞龙。
紫霄:紫色的云霄。
乾门:道教中的重要门户。
琳璆:美玉的代称。
招仙诗:召唤仙人的诗歌。
巢楼:高耸的楼阁,比喻仙境。
北斗柄:北斗七星的柄部象征方向。
银河流:银河,象征宇宙的神秘力量。
六合:天地四方,泛指世界。
泥滓:比喻世间的尘垢和污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与神仙共游的境界。开篇“仙人九天上,骖鸾绁飞虬”即设定了仙界的宏大景象,仙人的乘骑非凡,展现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和自由。

接着,“飘飘紫霄御,下作人间游”则表明诗人被招引至仙界,与神仙一同在云端漫游,这里的“紫霄”象征着高远与尊贵,而“人间游”则是仙人们偶尔的娱乐。

“二十四洞天,海上横十洲”具体描绘了仙界的地理构造,这里的“洞天”和“十洲”都是道教传说中的仙境,隐喻着一个广阔无垠、神秘莫测的空间。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超凡脱俗的美妙。

“乾门凿井络,丹梯云气浮”则是对仙界中的建筑和景观的描绘,“乾门”可能指的是通往仙界的入口,而“丹梯”则象征着通向更高层次灵境的阶梯。这里的意象丰富,显示了诗人对于仙境构想的无限遐想。

“中有三仙山,珰佩鸣琳璆”进一步描绘了仙界中的特定景观,“三仙山”可能是仙界中的某个圣地,而“珰佩”等字眼则表达了一种精致、华美的装饰,这里的音乐和珠宝都是仙界生活的一部分,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之美的细腻感受。

“群仙各分化,一笑芳菲留”则描绘了一场仙人们的聚会,每个仙人都有其独特的变化,而他们之间的交往轻松愉快,留下的是一份清新的美好。

“我作招仙诗,披风上巢楼”表明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召唤神仙,这里的“巢楼”可能是指仙界中的某种建筑或空间,而“披风”则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与自如。

接下来的“仙鸟衔玉书,仙花拂人头”继续描绘了仙界的奇异景象,“仙鸟”和“仙花”都是仙境中的特殊生物,它们的行为也都充满了神秘和美好。

最后,“手挽北斗柄,揖取银河流。六合正泥滓,一洗苍生忧”则是诗人在仙界中所获得的精神体验。“手挽北斗柄”象征着掌控宇宙的力量,而“揖取银河流”则是直接从星辰中汲取灵力。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烦恼、获得精神解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仙界景象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学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冯震野航

蓬莱弱水三万里,片帆风便一日耳。

世间众水集枯沟,蛙黾自誇河伯秋。

况于平地凿户牖,此岂有水仍推舟。

先生弹铗太不恶,昔人野航今改作。

明知此意不为鱼,船头船尾千卷书。

笭箵活计大如斗,欲驾雷电凌空虚。

白波涨天须少待,小劫未迟苍鬓改。

安排去作踏浪儿,几度桑田变成海。

形式: 古风

山舫

君家屋中作山舫,开窗看山篷背上。

两峰高并玉玲珑,大孤小孤无此样。

主人酿酒书满船,读书饮酒酣且眠。

应笑周郎赤壁下,龙骧万斛风动天。

形式: 古风

左右生题名

蜀地虽远天之涯,蜀人只隔一水巴。

自从文翁建此学,此俗化为齐鲁家。

泮林春风桑椹熟,集鼓坎坎闻晨挝。

诸生堂奥分左右,相比以立如排衙。

九牧之金充岁贡,搜出精矿遗其沙。

卿云褒武皆蜀秀,虎豹各自雄须牙。

两京得人广数路,忍使丘中留子嗟。

不然题名百许辈,无一显者何谓耶。

我亦典学老从事,试向坐中寻孟嘉。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石经堂

我来一登石经堂,从以诸生行两庑。

诸生读经半白头,问以始终钳不语。

我闻此经昔中都,郎中所隶乃其祖。

迩来离乱已亡失,楷本仅能传蜀土。

蜀王闰位供扫除,独此仍为盛时取。

为将严鐍守重扃,护以缭垣崇邃宇。

列之学官岂无意,不但阙文存夏五。

大开明镜别妍媸,时扣洪钟谐律吕。

后生不复事丹铅,抵死唯知守藤楮。

字音随口妄蜺霓,点画分毫谬鱼鲁。

日月当天空委照,盲俗相欺纷莫睹。

石经虽古奈尔何,人竞传今不传古。

行行矧肯捩眼觑,藓剥苔封费撑拄。

坚镵仅免饱蟫鱼,隘道争来宅狐鼠。

此间邹人傥借问,为问石经谁是主。

忆昨敲门肆诃斥,几度循墙誇伛偻。

登登阁阁隐金槌,耳聒散空垂雹雨。

蜡薰煤染连作卷,玉轴锦装如束杵。

岂无一物媚权豪,几纸才堪博圭组。

尔之所得固么么,我则何由宽击拊。

一槌只作一字讹,讹至万千那复数。

石经之害此其大,纵有鬼神谁可禦。

忆昔尝为博士官,首善堂中容接武。

心知不是世间书,云汉森然城百堵。

恢恢帝所有馀地,忍使石经留外府。

便当连舸下瞿塘,飞上三山如插羽。

缣缃舛谬钟鼎暗,天罅岂容无一补。

巍巍玉帝殿中央,河洛东西翼龙虎。

虽然斯文属兴废,帝既有心天亦许。

作诗未用拟韩公,考篆庶几追石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