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丹霞记汝书记

壁立千峰不可攀,悬藤垂绠到人间。

僧祇茧足多年力,记室科头尽日闲。

开槛时临飞鸟背,扶筇定傍夕阳还。

随缘且就支公乐,何处高风为买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

首句“壁立千峰不可攀”,以峭壁耸立、峰峦连绵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难以触及的崇高感,暗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接着,“悬藤垂绠到人间”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藤蔓如同桥梁,连接着自然与人类世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僧祇茧足多年力,记室科头尽日闲”两句,通过僧侣和文士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们与世无争、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僧人历经岁月,脚踏实地,坚韧不拔;文士则头戴方巾,悠然自得,享受着闲适的生活。这种对比,既表现了不同职业人士的生活方式,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开槛时临飞鸟背,扶筇定傍夕阳还”描绘了诗人漫步山林,与飞鸟为伴,直至夕阳西下的场景。这一画面充满了诗意,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最后,“随缘且就支公乐,何处高风为买山”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乐在其中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这里的“支公”可能是指佛教中的高僧,诗人以此自比,表示愿意像高僧一样,追求内心的纯净与高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生活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2)

黎彭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影

箕踞何人不著冠,青山白石与盘桓。

病过僧院幽篁瘦,吟向天阶明月寒。

走马已无驰骤乐,当车真觉缓行安。

怜君同老艰难日,一卷南华手共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影答

不辨当时子夏冠,艰难犹得久盘桓。

但能学道齐生死,何时离群有炎寒。

五尺奚奴随李贺,百年鸡犬附刘安。

欲图袖手吟诗苦,静夜孤灯子试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朱锡鬯还越

越王台上几年游,岂有千金一橐售。

欲向井心藏日月,已成网目续春秋。

看多岭树诗中画,归去湖光山外楼。

穷路唯倾双涕赠,参天鸿鹄可相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依韵答梵公秋日见寄

秋冷閒斋夜好眠,起来不及鸟声先。

岂知昔日林中友,忽枉新诗寺里传。

故态更同谁向酒,旧游今已半参禅。

穷愁独有虞公在,欲唱渔歌入钓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