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有将游崆峒者示之以诗

块破两土山,川狭浊泾注。

古城随地形,南方劣千步。

客从扶风来,触目意甚恶。

梦想终南山,时咏退之句。

睫毛在眼前,昧者不自悟。

十室有忠信,贵耳多贱目。

笄头倚青壁,一舍西郊路。

昔在帝轩辕,涿鹿赫斯怒。

凶竖为鲸鲵,一战正王度。

犹惭广成子,清净理亦具。

兹山尝驻跸,北面承教谕。

何时起宫室,土木俨像塑。

年年夏孟月,虚邑事游聚。

凝妆耀岩谷,浮岚润巾屦。

高亭参青云,显敞快瞻顾。

苍松龙欲飞,废寺金重布。

君侯来西台,二府倾注措。

谈辩惊宾筵,戈矛森武库。

名山契真赏,骏马思并骛。

当招列仙癯,为解升高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杨弘道的《闻有将游崆峒者示之以诗》描绘了诗人听到有人将游览崆峒山时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山川地形的险峻与古城的沧桑,表达了对终南山和轩辕黄帝事迹的怀念。诗人借用“十室有忠信,贵耳多贱目”暗示观察的重要性,强调了崆峒山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

诗中提到的“凝妆耀岩谷,浮岚润巾屦”,形象地刻画了夏日崆峒山的美景,山色如妆,岚气润泽。接下来的“高亭参青云,显敞快瞻顾”则展现了山中亭阁的壮观,以及登高远眺的畅快。诗人还提及了苍松、废寺和金饰,增添了历史与神秘的气息。

最后,诗人以“君侯来西台,二府倾注措”表达对来访者的敬意,以及宴会上的热烈讨论和对名山仙境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寓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体现了元代文人对山水游历的热爱和对知识学问的追求。

收录诗词(291)

杨弘道(元)

成就

作品:《小亨集》

经历

气质高雅古朴、无心事业。但是光明磊落有大志气。作品中透露着怡然自得之趣味

  • 字:叔能
  • 号:素庵

相关古诗词

悼亡

赓歌长相思,未歌先泪垂。

忆昔初裹头,娶妻济水湄。

绸缪十载间,忧患杂欢嬉。

一朝遭丧乱,仓卒不得辞。

荒城落日哭,悲在留两儿。

儿痴诚可怜,鞠养失母慈。

再娶般溪上,妇道良同规。

愿从发抹漆,得到头梳丝。

奈何同穴志,眷恋方再期。

食贫居难安,一官调京畿。

分袂未云久,故里嘷狐狸。

凌霄失高树,化作柔杨枝。

摧枯与攀折,寂寥两不知。

沉痛伤人心,出门何所之。

路逢翁与媪,伛偻行相随。

感我少年心,两度生别离。

形式: 古风

赴京

柏舟泛清济,憭慄晚秋时。

畏途愁落日,溯流行苦迟。

夷门望不见,笼水牵所思。

默坐柁楼底,寸心空自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李正甫赴鄂渚诗

武昌在何方,君今去处是。

借问谁同舟,秦氏佳公子。

我身非匏瓜,安能长在此。

相思复相思,滔滔江汉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襄阳送秦才叔赴鄂渚诗

高门多骄子,爱君性温舒。

南北分彼此,爱君怀抱虚。

黯然倍常情,解缆伤何如。

从今槎头鳊,不及武昌鱼。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