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当年仙去鹤巢空,万壑千崖夕照红。
人在丹丘玄圃外,潇潇松桂夜来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当年仙去鹤巢空",讲述的是一位仙人离去之后,曾经栖息的鹤巢变得空寂,这里象征着仙人的高洁脱俗和对尘世的超然。"万壑千崖夕照红"则形容了夕阳下的山川景色,壮丽而又不失柔美。
接着,"人在丹丘玄圃外"中,“丹丘”通常指的是道教修炼之地,而“玄圃”则可能是对一片神秘或隐秘之地的描述。这里的人物可能是一位修仙者,在这样一个超凡脱俗的地方进行修行。
最后,"潇潇松桂夜来风"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夜景。松树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传达出一种清凉而又平和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以及仙人与世俗之间距离的营造,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这是一首充满了道家思想色彩的诗歌,它不仅描绘了一种意境,而且也传递了作者对生命和存在的一种深刻理解。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参遍名山谒洞天,相逢却是活神仙。
归来换骨回阳日,屈指人间九十年。
棘围战罢笑归来,一寸功名心已灰。
白鹤何年归洞府,夕阳影里野猿哀。
玉盂祝水起波云,笔下雷声泣鬼神。
龙虎山前山后问,先生活尽几多人。
横握镆铘入洞天,洞天漠漠掩寒烟。
仁宗亲问金丹诀,笑指斜阳噪乱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