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芦湾风带雁声愁,蘋蓼花开水国秋。
望到钱唐门外路,晚凉人倚小红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的江南水乡图景。"芦湾风带雁声愁",设定了场景和氛围,芦苇轻摇,野鸭飞过,带来阵阵悲凉的叫声,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蘋蓼花开水国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绪,蘋蓼花在水边开放,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映衬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接着,“望到钱塘门外路”将视线引向远方,钱塘门是杭州的一个地标,这里通过“望”字表达了诗人的遥想和怀旧。"晚凉人倚小红楼"则描绘了一幅晚景图:傍晚时分,一位行人倚靠在小巧精致的红色建筑旁,享受着晚风的清凉。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和意境交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情感表达能力。
不详
花藓层层润石床,绿阴多处自生凉。
閒将笔染荼蘼露,写得春辞满纸香。
桃花落尽杏花嫣,碧港红沉水底天。
山雨忽晴风亦退,钓鱼人在小湖船。
同心难结绣云长,红玉沉泥草亦香。
娇魄年年寒食节,定应湖上作鸳鸯。
春风吹动漏声残,醉后归来独倚阑。
雨湿落花飞不去,乱红粘满石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