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儒者崇空虚,聚徒说心性。
莠民亦效之,左道干法令。
食芹莫食蛭,食蛭生疴病。
事儒莫事魔,事魔绝身命。
大道若路然,孝弟重百行。
烹肉养尊亲,殷殷告众姓。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焦循的《冬日杂吟》其三,主要探讨了儒家学说与社会风气的关系。诗中批评了那些盲目崇尚空虚理论的儒者,他们聚集门徒讲解心性和形而上的东西,导致一些不务正业的人也借此歪曲道理,触犯法律。诗人以饮食为喻,警告人们不要像吃有毒的水蛭一样追求错误的学问,那样只会带来身心的疾病。他强调真正的儒家之道应该是实践孝悌,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孝顺父母和兄弟,如通过烹饪肉类来奉养尊亲,以此倡导淳朴的道德行为。整首诗寓教于理,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意识。
不详
负贩不得意,白头为蒙师。
茅堂偻背入,窗纸明朝曦。
童子六七人,课余相为炊。
瓦盆烧枯桑,一屋春熙熙。
珠盘粟米习,杂字券莂宜。
扪虱诲不倦,安用风云词。
共道夕阳好,晚来晴更宜。
才明半湾水,已上最高枝。
雨脚逐云去,虹头饮涧迟。
人情知易厌,不肯驻多时。
湖村足栖止,两岁觉秋清。
霜肃叶还绿,吟高鸟不惊。
竞心缘病息,衰发逐秋生。
只愿亲身健,年荒亦太平。
重阳风雨遍扬州,买得秋花又一秋。
说是傲霜吾不信,朝来篱下总垂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