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云轻重色

佳期当可许,托思望云端。

鳞影朝犹落,繁阴暮自寒。

因风方袅袅,间石已漫漫。

隐映看鸿度,霏微觉树攒。

凝空多似黛,引素乍如纨。

每向愁中览,含毫欲状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翻译

美好的约会或许可以期待,寄托思念遥望云端。
鱼鳞般的光影早晨落下,傍晚的浓荫带来阵阵寒意。
随风摇曳的景象在眼前展现,穿过石头的道路已变得漫长。
隐蔽在云雾中的身影,看着鸿雁飞过,细微之处树木聚集。
天空凝固如黛色画卷,洁白的素色仿佛纨扇轻舞。
每当心中愁绪涌现,提笔想要描绘却难以言传。

注释

佳期:美好的约会。
云端:高远的天空。
鳞影:鱼鳞般的光影。
繁阴:浓密的树荫。
袅袅:随风摇曳。
漫漫:漫长无尽。
鸿度:鸿雁飞过。
攒:聚集。
凝空:凝固的天空。
黛:青黑色。
纨:精细的丝织品。
愁中览:在愁绪中欣赏。
含毫:提笔。
状难:描绘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幽深的山水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和内心的愁思。诗人捕捉到云彩的变化,从"托思望云端"开始,展现了对远方美好的期待与向往。接着,"鳞影朝犹落"和"繁阴暮自寒"则描绘出晨曦初照时山峦的清晰轮廓,以及傍晚时分浓密云层带来的阴冷气氛,显示了诗人对光与色的敏感捕捉。

"因风方袅袅"和"间石已漫漫"两句,则通过风的微妙作用和水流在岩石间的缓缓流淌,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观。诗人并未直接描写自己的情感,却通过"隐映看鸿度"和"霏微觉树攒"这两句,表达了对远处飞鸟和周遭环境细微变化的观察与感受。

最后,"凝空多似黛"和"引素乍如纨"两句,更是将天空的色彩和云层的轻薄,与墨色的深沉相比,以及白色的柔和相提,展现了诗人在景物描写上的细腻与对比的手法。"每向愁中览,含毫欲状难"则显示了诗人面对美丽而复杂的情感世界时的沉思与表达的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象本身、触及心灵深处的艺术境界。

收录诗词(37)

张仲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 字:绘之
  • 籍贯:符离(今安徽宿州)
  • 生卒年:约769~819

相关古诗词

缑山鹤

羽客骖仙鹤,将飞驻碧山。

映松残雪在,度岭片云还。

清唳因风远,高姿对水闲。

笙歌忆天上,城郭叹人间。

几变霜毛洁,方殊藻质斑。

迢迢烟路逸,奋翮讵能攀。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催妆诗

舜耕馀草木,禹凿旧山川。

形式: 押[先]韵

题搔口

尝闻烧尾便拿空,只过天门更一重。

大禹未生门未凿,可能天下总无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送李司直使吴

使臣方拥传,王事远辞家。

震泽逢残雨,新丰过落花。

水萍千叶散,风柳万条斜。

何处看离恨,春江无限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