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过临淮

夜来三渚风,晨过临淮岛。

湖中海气白,城上楚云早。

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

川路日浩荡,惄焉心如捣。

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

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

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夜晚风起于三渚,清晨经过临淮岛。
湖面上海雾弥漫,城头楚地云彩早早升起。
水边鳞鳞可见的船帆,广阔芦洲上的草丛摇曳。
河流之路日复一日宽广无垠,内心忧虑如同被捣碎一般。
暂且说顺应命运起伏,哪有空闲去忧虑困苦。
范蠡之名虽多变,蘧伯玉的志向始终坚定。
古人的事迹已远去,这道理在今日难道不适用?

注释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临淮岛:地名,可能指淮河附近的一个岛屿。
海气:海上的雾气。
楚云:指楚地的云,可能暗含思乡之情。
鳞鳞:形容船帆密布。
漭漭:形容广阔无边。
倚伏:指命运的起伏变化。
枯槁:形容人生活困苦,精神疲惫。
范子:指范蠡,古代贤者。
蘧公:指蘧伯玉,春秋时期卫国贤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行旅中的景象与情感体验。诗人夜晚抵达三渚,清晨便过了临淮岛,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述,如湖中白色的海气、城上早晨的楚云,以及鳞鳞的鱼浦帆影和芦洲上的草地,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川路日浩荡"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不断流逝的时光有着深刻的感慨。

接着,"惄焉心如捣"一句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心情复杂而又难以平静。"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往事的珍视与怀念。

最后,"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可能是在提及某些历史人物或事件,表示对那些不朽事迹的赞美和记忆。结尾的"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则是诗人对于古代智慧与现世困惑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智者的怀念以及对当下世态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和深沉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6)

陶翰(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经杀子谷

扶苏秦帝子,举代称其贤。

百万犹在握,可争天下权。

束身就一剑,壮志皆弃捐。

塞下有遗迹,千龄人共传。

疏芜尽荒草,寂历空寒烟。

到此尽垂泪,非我独潸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秋山夕兴

山月松筱下,月明山景鲜。

聊为高秋酌,复此清夜弦。

晤语方获志,栖心亦弥年。

尚言兴未逸,更理逍遥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朱大出关

楚客西上书,十年不得意。

平生相知者,晚节心各异。

长揖五侯门,拂衣谢中贵。

丈夫多别离,各有四方事。

拔剑因高歌,萧萧北风至。

故人有斗酒,是夜共君醉。

努立强加餐,当年莫相弃。

形式: 古风

乘潮至渔浦作

舣棹乘早潮,潮来如风雨。

樟台忽已隐,界峰莫及睹。

崩腾心为失,浩荡目无主。

豗㦎浪始闻,漾漾入鱼浦。

云景共澄霁,江山相吞吐。

伟哉造化工,此事从终古。

流沫诚足诫,商歌调易苦。

颇因忠信全,客心犹栩栩。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