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大出关

楚客西上书,十年不得意。

平生相知者,晚节心各异。

长揖五侯门,拂衣谢中贵。

丈夫多别离,各有四方事。

拔剑因高歌,萧萧北风至。

故人有斗酒,是夜共君醉。

努立强加餐,当年莫相弃。

形式: 古风

翻译

楚地的游子向西进京上书,十年来一直不得志。
一生的朋友,在晚年时心意却有了变化。
他深深一揖别过权贵豪门,毅然拂袖离开那些显赫之人。
男子汉大丈夫常常分离,各自为了四海之事奔波。
拔出剑随着高昂的歌声,北风萧瑟声中到来。
老朋友如果有斗酒,今夜就与你一同畅饮。
努力振作,强忍饥饿,只愿当年的情谊不要被抛弃。

注释

楚客:指楚地的游子或在外漂泊的人。
西上:向西进京。
不得意:不顺利,不得志。
晚节:晚年,指人生的后阶段。
中贵:有权势的贵族或宫中显要。
四方事:指各地的事务,可能指追求的事业或职责。
萧萧:形容风声凄凉。
斗酒:一小壶酒,表示友情深厚。
莫相弃:不要抛弃我,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陶翰的《送朱大出关》,是一首别离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不舍。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

“楚客西上书,十年不得意。”开篇便设定了一种久别重逢的情境,诗人以“楚客”的身份,表明自己长期漂泊在外,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和不满。十年的时间跨度,更凸显了这种情感的深沉。

“平生相知者,晚节心各异。”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旧友关系变化的感慨。在人生的晚期,这些曾经相知的心灵伴侣,却因为种种原因变得心不再相通。

“长揖五侯门,拂衣谢中贵。”这里的“五侯门”和“中贵”很可能是指向具体的人物或地名,但在此诗中,它们更多代表了一种社会地位。诗人以一种礼节性的动作——长揖(远远地行礼),表达了对这些旧日朋友的敬意和告别。

“丈夫多别离,各有四方事。”这句话如同一道分水岭,将前文的情感牵绊与后文的别离决绝隔开。它既是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认同,也是对朋友们各自奔走在外的无奈。

“拔剑因高歌,萧萧北风至。”此处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他拔剑而起,以一种豪迈的情怀,唱响了那高亢的歌声。伴随着是萧萧作响的北风,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激荡情感的外化。

“故人有斗酒,是夜共君醉。”在别离之际,诗人与旧友共同享用那斗酒,希望借着酒精的力量,让自己和朋友们一同沉浸在欢乐中,暂时忘却世事的纷扰。

“努立强加餐,当年莫相弃。”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珍视,以及对于未来可能重逢机会的期待和希望。尽管目前不得不分别,但那份深厚的情谊是不会轻易被世事磨灭的。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别离之情,展现了人生变迁与时光流转中的无常,同时也强调了真挚友情在岁月长河中不变的珍贵。

收录诗词(16)

陶翰(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乘潮至渔浦作

舣棹乘早潮,潮来如风雨。

樟台忽已隐,界峰莫及睹。

崩腾心为失,浩荡目无主。

豗㦎浪始闻,漾漾入鱼浦。

云景共澄霁,江山相吞吐。

伟哉造化工,此事从终古。

流沫诚足诫,商歌调易苦。

颇因忠信全,客心犹栩栩。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宿天竺寺

松柏乱岩口,山西微径通。

天开一峰见,宫阙生虚空。

正殿倚霞壁,千楼标石丛。

夜来猿鸟静,钟梵响云中。

岑翠映湖月,泉声乱溪风。

心超诸境外,了与悬解同。

明发唯改视,朝日长崖东。

湖色浓荡漾,海光渐曈朦。

葛仙迹尚在,许氏道犹崇。

独往古来事,幽怀期二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晚出伊阙寄河南裴中丞

退无偃息资,进无当代策。

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

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

长川黯已空,千里寒气白。

家本渭水西,异日同所适。

秉志师禽尚,微言祖庄易。

一辞林壑间,共系风尘役。

交朋忽先进,天道何纷剧。

岂念嘉遁时,依依偶沮溺。

形式: 古风

望太华赠卢司仓

行吏到西华,乃观三峰壮。

削成元气中,杰出天河上。

如有飞动色,不知青冥状。

巨灵安在哉,厥迹犹可望。

方此顾行旅,末由饬仙装。

葱茏记星坛,明灭数云嶂。

良友垂真契,宿心所微尚。

敢投归山吟,霞径一相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