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滇中僚友之官粤西

二月春风已送寒,诏书昨日下长安。

宦游不谓边城苦,远别其如知己难。

孝武石鲸昆水动,日南铜柱海光寒。

鹧鸪亭子梅花驿,万里征人马上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别滇中好友前往粤西官任时的情景,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二月春风已送寒,诏书昨日下长安。”以春风送寒的景象开篇,暗示离别的凄凉与季节的更迭,同时点出朝廷的诏令,预示着主人公即将踏上新的官途。长安作为古代政治中心的象征,也暗含着对京城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许。

颔联“宦游不谓边城苦,远别其如知己难。”表达了对边远地区官场生活的艰辛以及离别知心好友的不舍之情。宦游生涯的艰苦与友情的珍贵形成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孝武石鲸昆水动,日南铜柱海光寒。”运用典故,借汉武帝时期的石鲸和日南铜柱来象征历史的变迁与边疆的遥远,同时通过“水动”、“海光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而又孤寂冷清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哀愁与对远方未知的忧虑。

尾联“鹧鸪亭子梅花驿,万里征人马上看。”以鹧鸪啼鸣和梅花驿站为背景,描绘了主人公在长途跋涉中所见的自然景色,既是对旅途艰辛的写照,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寄托。通过“马上看”这一动作,展现了主人公在行进中的孤独与坚韧,同时也暗示了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以及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期待。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2)

彭而述(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登黄鹤楼

飞楼缥缈著江干,霜鬓登临记往年。

隔岸春城浮槛外,乱帆斜日到樽前。

山连秦蜀开荆甸,水下东南尽楚天。

回首沧桑生感慨,孙刘兴废几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庚寅八月六日忆母

遗恨行舟阻太行,难堪此日又潇湘。

安东未遂怜温峤,《党锢》无名耻范滂。

万里依人空作客,十年遇主尚为郎。

萧骚短鬓经秋日,雁杳江城忆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鄂渚别赵兴宁柱史之官滇南

春城烟雨酒盈卮,大别山前赋别离。

黔郡犹传秦岁月,昆明应识汉旌旗。

千盘路上槟榔坞,一线天开玳瑁池。

他日益州来驿使,武昌云树足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渝关道中

菀柳荒亭下,残碑古戍前。

秋光晴到水,山色净于天。

气变虫音急,河沉月影偏。

鸣鸡催候吏,问渡石溪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