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嫣然国色眼中来,红玉分明簇一堆。

最爱倚阑如欲语,缘知举酒特先开。

洛中旧谱头须接,吴下新居手自栽。

若向花间求匹配,扬州琼树是仙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宽的《牡丹》描绘了一位女子如牡丹般娇艳动人的形象。"嫣然国色眼中来",以牡丹的艳丽比喻女子的绝美容颜,仿佛从画卷中走出,令人心生惊艳。"红玉分明簇一堆",进一步强调了牡丹花朵的鲜艳和繁多,犹如红宝石堆砌,生动传神。

"最爱倚阑如欲语",通过女子倚栏凝望的姿态,展现出她的含蓄与期待,仿佛在低语诉说心事。"缘知举酒特先开",暗示她因酒而更显娇媚,仿佛借酒表达情感,引人遐想。

"洛中旧谱头须接,吴下新居手自栽",诗人将女子与牡丹的历史传承联系起来,暗示她有着高贵的出身和独特的品味,亲手种植牡丹寓示着她的独立与雅致。

最后,"若向花间求匹配,扬州琼树是仙材",诗人将女子比作扬州琼树,意指她是如仙子般的佳人,与牡丹花相得益彰,表达了对这位女子的赞美和对她与牡丹般美艳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牡丹为载体,赞美了一位美丽、娴静且具有高雅气质的女子,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271)

吴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芍药

品高真自广陵来,旧谱空怜壁角堆。

千叶连云如并拥,两枝迎日忽齐开。

诗中相谑何须赠,担上能赊也用栽。

记取今年才看起,醉吟多藉曲生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太庙候祭复游东园

百亩园依清庙开,去年初夏忆曾来。

繁花落尽留红叶,新笋丛生带绿苔。

北阙倚云通剑佩,南宫隔水见亭台。

令人顿作山林想,况有萧萧白发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哀文宗儒

吾乡沈衢州,远致尺书在。

发书报文侯,有疽发于背。

我忧体肥人,此疾恐为害。

犹冀有良医,或倚以致瘥。

忧怀适浃旬,浙疏驰独快。

乃六月七日,死期特兼载。

哀哉此良牧,天夺真可怪。

念昔为永嘉,勤政略不懈。

豪民户先锄,淫鬼祠必坏。

抚下自有术,百里免凋瘵。

及此领郡符,先声过疆界。

穷谷争出迎,耄倪总罗拜。

君初闻再起,仕路厌行迈。

因察民情欢,下车始无悔。

爬梳积弊源,一旦决欲溃。

坐堂日孜孜,访问及细碎。

孰为狼所贪,孰为蚊所嘬。

犴狱满冤囚,亲手为破械。

去岁东海涯,光气作妖怪。

横飞类鬼车,数丈无首戴。

具疏即自劾,遂及弊事概。

谓此如许除,吾宁自引退。

有司格不行,当道有窒碍。

公退长太息,空负民所爱。

吾惟尽职业,庶偿为守债。

使民自按堵,守法勿就逮。

百家立为约,礼义相告戒。

民曰贤侯言,敢不各敬佩。

君终抱忧思,弊事卒吾败。

大者如盐铁,骨髓竭称贷。

彼力固已穷,吾体亦真惫。

遥遥走一使,求去乃至再。

知己总爱才,不使投匦内。

孰知今日事,俄有此变态。

凡君求归休,民辄叹无赖。

群情达铨曹,以及寮与寀。

今也魂茫茫,棺归只空廨。

岂惟民无依,失侣嗟我辈。

久为晚年期,几杖作乡会。

对酒乏清言,临事无善诲。

城西多旧游,山色愁晚对。

有穴未及临,泪尽继以慨。

形式: 古风

刻李贞伯篆书海月庵扁

篆法久欲绝,李公得真传。

近时乡先辈,仿佛如滕权。

昔为我题扁,握笔指腕悬。

顾盼张髯须,起立竦背肩。

俯仰为陈迹,屈指十五年。

破屋垂雨溜,庳墙上蜗涎。

三字被侵蚀,黑騕犹高县。

海月夜照之,墨光却新鲜。

正如公性气,精悍老犹然。

见物不见人,吴山隔重泉。

惜哉不可作,手迹忍弃捐。

寿以西川木,良工善雕镌。

庶几如坐对,仰面在屋椽。

形式: 古风 押[先]韵